[实用新型]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27412.4 | 申请日: | 201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亮;刘宁宁;余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 地址: | 27752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 并用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厂中,经常出现以下工艺:甲醇洗装置排出的氨气到达氨压缩机入口,经氨压缩机压缩后,排入氨冷却器冷却。其中,氨压缩机采用三段氨压缩机。目前,单台氨压缩机的出口与单台氨冷却器的进口连接,在夏季实际运行中,因为气温和循环水温度原因,氨压缩机运行时三段出口压力高,CCC控制系统显示二段防喘振调节器极限运行,表示氨压缩机运行不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此外,经测得出,氨冷却器出口液氨温度为33.8℃,其对应饱和压力为1.27MPa,而三段出口压力为1.46MPa,说明系统后续憋压,造成运行不畅,做功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包括第1氨压缩机(1)、第2氨压缩机(2)、第1氨冷却器(3)、第2氨冷却器(4)和分压管线(5);
所述第1氨压缩机(1)的三段出口与所述第1氨冷却器(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1氨冷却器(3)配置有第1不凝气放空管(3.1)和第1液氨排出管(3.2);所述第2氨冷却器(4)配置有第2不凝气放空管(4.1)和第2液氨排出管(4.2);所述分压管线(5)的一端与所述第1不凝气放空管(3.1)连通;所述分压管线(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2不凝气放空管(4.1)连通,在所述分压管线(5)上安装有分压控制阀门(5.1);所述第2氨冷却器(4)的进口与所述第2氨压缩机(2)的三段出口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第1氨压缩机(1)的三段出口安装有第1压力仪表;在所述第2氨压缩机(2)的三段出口安装有第2压力仪表;在所述第1氨冷却器(3)的第1液氨排出管(3.2)上安装有第3压力仪表和第3温度检测仪表;在所述第2氨冷却器(4)的第2液氨排出管(4.2)上安装有第4压力仪表和第4温度检测仪表;
所述第1压力仪表、所述第2压力仪表、所述第3压力仪表、所述第3温度检测仪表、所述第4压力仪表和所述第4温度检测仪表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分压控制阀门(5.1)的阀门开度调节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有效解决氨压缩机运行时三段出口压力高的问题,解决系统后续憋压问题,从而保证系统顺畅运行;
(2)两套制冷系统可随时切换,提高了整个生产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3)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段出口跨接并用的氨制冷系统,参考图1,包括第1氨压缩机1、第2氨压缩机2、第1氨冷却器3、第2氨冷却器4和分压管线5;
第1氨压缩机1的三段出口与第1氨冷却器3的进口连接;第1氨冷却器3配置有第1不凝气放空管3.1和第1液氨排出管3.2;第2氨冷却器4配置有第2不凝气放空管4.1和第2液氨排出管4.2;分压管线5的一端与第1不凝气放空管3.1连通;分压管线5的另一端与第2不凝气放空管4.1连通,在分压管线5上安装有分压控制阀门5.1;第2氨冷却器4的进口与第2氨压缩机2的三段出口连接。
传统的化工厂中,通常配置有两台氨压缩机,每台氨压缩机的出口安装一台独立的氨冷却器,由此导致的问题为:当某台氨压缩机在夏季运行时,三段出口压力高,并且,通常高于氨冷却器出口压力,由此导致出现憋压现象。本实用新型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巧妙的将两台氨冷却器串联起来,即:设置分压管线,将某台液氨冷却器后引出一股不凝气氨(含有空气的气氨)至另一套氨冷却器前进一步冷却,从而降低氨压缩机三段出口压力,解决单台氨压缩机运行三段出口压力过高引起单台氨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器极限运行现象,从而达到单台氨压缩机运行节约蒸汽的目的。并且,此种改造具有改造成本低、简单实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7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舞台灯光音响一体机(JP710)
- 下一篇:舞台灯光音响一体机(N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