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7303.2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东;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博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控制电路 锂电池 降压整流电路 快速充电电路 输出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充电过程 外部供电电源 整流电路输出 充电保护 充电电池 供电电源 通断控制 整流输出 直流电压 智能监控 保险管 过充电 晶闸管 输入端 降压 变压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整流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外部供电电源经过保险管和变压器进行降压,通过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当整流输出按照正确的极性接入设定的被充电电池后,利用检测控制电路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监控,通过对充电过程的通断控制,有效防止锂电池的过充电,并通过设置晶闸管作为保护电路进行充电保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子产品多采用锂电池供电,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产品性能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必然带来功耗的增加和电池续航能力的减弱,移动电子产品自身功耗的增加和电池容量的增大,都对锂电池充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锂电池在充电时受充电时间的限制,在锂电池充电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压充电,不能有效的进行充电控制,对锂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包括:降压整流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保护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整流桥和保险管,所述保险管设置在供电电源与变压器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所述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与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可调电阻、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可调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比较器、第一电容、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依次连接第一可调电阻和第一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可调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依次连接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输出为锂电池充电;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一可调电阻的调节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二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保护电路采用晶闸管,所述晶闸管的正极与锂电池连接的负极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负极接地,所述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采用LM339型号的比较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外部供电电源经过保险管和变压器进行降压,通过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当整流输出按照正确的极性接入设定的被充电电池后,利用检测控制电路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监控,通过对充电过程的通断控制,有效防止锂电池的过充电,并通过设置晶闸管作为保护电路进行充电保护,从而对锂电池进行保护,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电路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博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博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7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