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5772.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明;贾京华;王风艳;刘平;杨在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泽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0 | 分类号: | B01D11/00;C07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龙 蛋白 转盘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
背景技术
地龙蛋白提取自地龙,含有胶原酶、纤溶酶、蚓激酶、纤溶激活蛋白、核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分子量在5000-10000,属于短链小分子物质,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并越来越多地用在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心。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来说,还存在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比如装置内的地龙蛋白搅拌不够充分,使地龙蛋白萃取的效率大大降低,装置内筛网塔盘不能够拆分和组合,拿去清洗,导致萃取塔内部长期使用积累很多地龙蛋白杂质,影响萃取纯度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龙蛋白转盘萃取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萃取的效率低,萃取纯度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包括塔体和筛网塔盘,所述塔体的上方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下方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固定有搅拌叶,且搅拌叶的两侧设置有分离棒,所述旋转轴的下方设置有转盘,且转盘的两侧上方安装有引流板,所述筛网塔盘的下方左侧设置有轻相进口,且轻相进口的下方右侧安装有重相出口,所述塔体的上方内部设置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上方安装有推板,所述过滤板的下方右侧设置有重相进口,且过滤板内部设置有滤孔,所述推板的上方左侧设置有轻相出口,所述筛网塔盘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下两侧连接有竖杆。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呈“M”形结构,且搅拌叶上下两侧均匀分布有分离棒。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呈光滑平面,且引流板与旋转轴之间连线的夹角为60°。
优选的,所述筛网塔盘与塔体构成拆卸结构,且筛网塔盘内部均匀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推板设置有两个,且2个推板构成“X”形结构,并且2个推板移动的面积与滤板的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滤孔均匀分布在过滤板内部,且过滤板与塔体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龙蛋白转盘萃取塔装置,
(1)搅拌叶呈“M”形结构,且搅拌叶上下两侧均匀分布有分离棒,有效的搅拌进入塔体内的地龙蛋白,使地龙蛋白充分分离,方便萃取;
(2)引流板呈光滑平面,且引流板与旋转轴之间连线的夹角为60°,方便使地龙蛋白萃取液从引流板滑向筛网塔盘;
(3)推板设置有两个,且2个推板构成“X”形结构,并且2个推板移动的面积与滤板的面积相等,有效的清除过滤板上残留的地龙蛋白杂质;
(4)筛网塔盘与塔体构成拆卸结构,且筛网塔盘内部均匀有“十”字形结构的连接杆,方便清洗筛网塔盘,使萃取后的地龙蛋白的浓度更纯,防止地龙蛋白杂质影响地龙蛋白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筛网塔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电机,3、旋转轴,4、搅拌叶,5、分离棒,6、转盘,7、引流板,8、筛网塔盘,9、轻相进口,10、重相出口,11、过滤板,12、推板,13、重相进口,14、轻相出口,15、连接杆,16、竖杆,17、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泽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泽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5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防冲结晶分离器
- 下一篇:全息增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