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5371.5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万玮;柳红利;张雯茜;蔡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仿真装置 仿真皮肤 仿真血管 输液瓶 套垫 皮肤 压强 本实用新型 重复利用性 医学院校 手背 病人血液 仿真血液 实验系统 输液部位 输液用具 小儿头部 血管粗细 年龄段 输液袋 输液器 练习 婴幼儿 护理 血管 透明度 学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装置包括:压力输液瓶,仿真血管,仿真血液,仿真皮肤,皮肤套垫;输液用具还包括输液袋和输液器,本仿真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压力输液瓶模拟不同病人血液压强,通过调节仿真皮肤的厚度和透明度来模拟不同病人的血管显现度,通过调整仿真血管的尺寸来模拟不同年龄段病人的血管粗细度,通过调整皮肤套垫的形状来模拟患者不同输液部位,如小儿头部输液或手背输液。整个仿真输液实验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重复利用性好,非常适合于医学院校学生,护理新学员进行输液练习,尤其是对婴幼儿不同部位的输液模拟练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医疗护理产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护理人员掌握各种输液技巧是基本技能诉求,但是现实中,总是会有婴幼小儿或老人不容易穿刺成功,引发医患矛盾,尤其是对新的护理人员,难以通过真人测试进行技能培训,所以设计一套输液仿真实验系统,同时能模拟出各种血管条件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5081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静脉输液及抽血手臂模型”,采用中空塑料管腔的手臂主体实施手臂输液仿真实验,但是存在不能改变仿真器官形状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能最大程度模拟真实输液过程,如回血和漏针,并通过皮肤套垫对人体各部位进行三维仿真,其能灵活调整仿真皮肤和血管相对埋设深度,实现对不同肥胖程度,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和血管等打针环境的模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能同时满足不同身体条件、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等的仿真输液实验。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包括压力输液瓶、带穿刺器的仿真血管、仿真血液、仿真皮肤、皮肤套垫、输液袋、输液器、静脉针,所述压力输液瓶中装有仿真血液,仿真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压力输液瓶顶端设置有活塞推杆,可以把活塞推到不同位置模仿不同血压;所述仿真血管为硅胶做成,一端带有穿刺器,另一端封闭,其通过穿刺器把压力输液瓶中的仿真血液导出,并充满整个仿真血管;所述仿真皮肤为半透明的橡胶泥,所述仿真血管埋设在仿真皮肤内,仿真血管埋设越深可视性越差,仿真血管埋设越浅越显眼;仿真血管在仿真皮肤中埋设的深度可通过挤压或拉伸仿真皮肤实现改变,当把仿真皮肤从两侧往血管方向挤压时,血管埋设深度变大,当仿真皮肤往远离血管两侧拉伸,血管埋设深度变小;所述仿真皮肤搭载在皮肤套垫上,皮肤套垫为材质较硬的可变橡胶泥做成,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把皮肤套垫捏制成不同仿真器官,然后把埋设有仿真血管的仿真皮肤搭载到由皮肤套垫捏成的仿真器官上,实现对仿真器官的仿真实验。
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所述的压力输液瓶瓶身对应有压力刻度。
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所述的仿真器官为仿真手背。
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所述的仿真器官为仿真小儿额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仿真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压力输液瓶模拟不同病人血液压强,通过调节仿真皮肤的厚度和透明度来模拟不同病人的血管显现度,通过调整仿真血管的尺寸来模拟不同年龄段病人的血管粗度,通过调整皮肤套垫的三维形状来模拟患者不同输液部位,如头部输液或手背输液。整个仿真输液实验系统结构简单,重复利用性好,非常适合于护理新学员进行输液练习,尤其是对婴幼儿不同部位的输液模拟练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仿真血管的输液实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输液瓶,2-仿真血液,3-仿真血管,4-仿真皮肤,5-皮肤套垫,6-输液袋,7-输液器,8-静脉针,101-刻度,102-推杆,103-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5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列车脱轨的模拟起复演练装置
- 下一篇:汽车实验平台高速可靠巡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