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鼓风零气耗压缩空气干气回收吸附干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24740.9 | 申请日: | 201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屠汉彬;张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普达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阀 进气阀 干气 吸附塔 射流泵 气耗 本实用新型 管路连接 吸附干燥 压缩空气 一端连接 放空阀 回收阀 上端 鼓风 下端 空气进入口 再生 空气出口 回收 成品气 放空口 进入口 排出口 吸入口 冷和 节能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鼓风零气耗压缩空气干气回收吸附干燥设备,包括:第一吸附塔的下端连接第一进气阀,第一吸附塔的上端连接第一出气阀。第二吸附塔的下端连接第二进气阀,第二吸附塔的上端连接第二出气阀;第一进气阀与第二进气阀连接,第一出气阀与第二出气阀连接。射流泵的进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一出气阀与第二出气阀之间,射流泵的排出口连接于空气出口,射流泵的吸入口连接于干气回收阀的一端。第三再生放空阀的一端连接放空口,第三再生放空阀的另一端连接干气回收阀的一端。空气进入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一进气阀与第二进气阀之间。本实用新型内可形成干气吹冷和吹冷降温,没有成品气的消耗,达到零气耗节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鼓风零气耗压缩空气干气回收吸附干燥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吸附干燥设备,按再生气体温度可分为无热再生、微热再生、有热再生。鼓风加热再生是有热再生的一种。目前市场上的压缩空气吸附干燥设备仅包括A、B吸附塔V1、V2、进气阀,V3、V4出气阀,V5、V6再生阀V7、V8再生放空阀,V9、升压阀,V13升压调节阀,A塔V10、B塔V11减压阀,鼓风机,加热器、进气过滤器等部件连接组成;无法达成零气耗节能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消耗压缩空气,有能达到生产要求的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净化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鼓风零气耗压缩空气干气回收吸附干燥设备,其中,包括:
第一吸附塔(A),所述第一吸附塔(A)的下端连接第一进气阀(V1),所述第一吸附塔(A)的上端连接第一出气阀(V3);
第二吸附塔(B),所述第二吸附塔(B)的下端连接第二进气阀(V2),所述第二吸附塔(B)的上端连接第二出气阀(V4);所述第一进气阀(V1)与第二进气阀(V2)连接,所述第一出气阀(V3)与所述第二出气阀(V4)连接;
射流泵,所述射流泵的进入口通过一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气阀(V3)与所述第二出气阀(V4)之间,所述射流泵的排出口连接于空气出口(N2),所述射流泵的吸入口连接于干气回收阀(V15)的一端;
第三再生放空阀(V14),所述第三再生放空阀(V14)的一端连接放空口(N3),所述第三再生放空阀(V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干气回收阀(V15)的一端;
空气进入口(N1),所述空气进入口(N1)通过一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阀(V1)与第二进气阀(V2)之间。
上述一种新型鼓风零气耗压缩空气干气回收吸附干燥设备,其中,包括:升压阀(V9)和升压调节阀(V13),所述升压阀(V9)和所述升压调节阀(V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A)的上端,所述升压阀(V9)和所述升压调节阀(V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B)的上端;所述升压阀(V9)靠近所述第一吸附塔(A),所述升压调节阀(V13)靠近第二吸附塔(B)。
上述一种新型鼓风零气耗压缩空气干气回收吸附干燥设备,其中,包括:第一再生阀(V5)和第二再生阀(V6),所述第一再生阀(V5)和所述第二再生阀(V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A)的上端,所述第一再生阀(V5)和所述第二再生阀(V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B)的上端;所述第一再生阀(V5)靠近所述第一吸附塔(A),所述第二再生阀(V6)靠近第二吸附塔(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普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普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4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