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健身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24624.7 | 申请日: | 201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林;赵明泽;覃文倩;赵禹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泽 |
| 主分类号: | A63B21/02 | 分类号: | A63B21/02;A63B21/055;A47C9/00;A47C7/02;A47C7/4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姜荣华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新型多功能健身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家里常用的家具,现在的健身设备体积较大,放置在家里极为不便,如果在普通的椅子上集成多个健身部件,即可以发挥健身的作用,也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健身椅,体积小,多个健身部件集成在一起,使用方便,采用弹性部件替换了原来笨重的配重铁,减轻了本实用新型的自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健身椅,健身椅包括坐板,及设在坐板下部的支撑架,在所述坐板上部边缘设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二侧对称各设置一个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背面设有配重弹性部件;
所述配重弹性部件上端连接在靠背架背面的上端、下端通过第一传导绳与转接部件连接,第二传导绳一端与转接部件连接、另一端经过第一转向滑轮、第一加载部件与坐板正投影面上的第二固定件连接;
所述坐板下表面设有绞接活动杆;
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第三转向滑轮,第二传导绳一端经过第三转向滑轮与活动杆连接。
进一步讲,在所述靠背架二侧的支撑架上对称各设置一个转向把手,转向把手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转向把手沿垂直于坐板的面往复移动;
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转向把手通过第二连接绳连接,第二连接绳上设有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加载部件通过第二接件连接,第二助力弹性部件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坐板正投影面上的第三固定件连接;
第二转向滑轮设在坐板下部支撑架上;
所述转接部件包括上滑轮、下滑轮,上滑轮与下滑轮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一传导绳与上滑轮连接,第二传导绳一端经过下滑轮、第二转向滑轮、第二加载部件与坐板正投影面上的第四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第一定滑轮设在靠背架背面的上端中间,第二定滑轮设在靠背架背面上端的一侧;
所述第一传导绳一端与配重弹性部件下端连接、另一端经过上滑轮与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与设在其中一个固定扶手的调节把手连接;
所述调节把手能收紧或放松第一传导绳。
进一步讲,所述靠背架的顶端设有手把;
所述第四固定件为第四转向滑轮;
拉接绳一端与手把连接、另一端与经过第四转向滑轮与第二传导绳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支撑架二侧对称设有电子握力器。
进一步讲,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上还没有磁性件,所述靠背架背面设有金属板。
进一步讲,所述配重弹性部件上设有定位磁性件。
进一步讲,所述拉接绳与第二传导绳之间通过转接绳连接,在所述靠背架背面与第二定滑轮相对的另一则设有第三定滑轮;
所述转接绳一端固定在靠背架背面,另一端通过第三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的与拉接绳连接,转接绳上还设有动滑轮,第二传导绳与动滑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体积小、功能多,使用方便,移动方便。
2、配重弹性部件(由弹性部件组成)替换了原来笨重的配重铁,弹性部件以弹簧为例,一根的重量一般在0.1-0.3公斤之间,但可以提供超过自身重量的5-35倍的拉力,例如提供50公斤健身力时,需要采用十三根弹簧,或11块以上的4.5公斤配重铁,另需要调节健身力时,弹簧(弹性部件)通过调节把手控制弹性部件的预拉伸力,即可以调节弹簧提供的健身力,配重铁则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数量或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铁才能实现。
3、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只需要对配重弹性部件预拉伸力进行调节,即可。
4、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在于,通过弹性部件提供健身力,还可以对通过精确控制弹性部件的预拉伸对其提供健身力的大小进行精确的控制,另外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装置更紧凑,弹性部件提供的健身力可以对颈、肩、四肢、背、腰、胸、腹部肌肉群进行煅炼。
5、电子握力器、脚部测力器可以很方便的对人体上肢、下肢进行力量测定,不仅方便使用都随时进行测定,还可以方便对病人在康复阶段上、下肢力量的变化进行跟踪测定。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倾移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摆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拉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泽,未经赵明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4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