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24475.4 | 申请日: | 201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科心 |
| 主分类号: | H01M6/32 | 分类号: | H01M6/32;C12M1/4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4200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解装置 原电池 葡萄糖 传送装置 化学能 本实用新型 固体残渣 过滤装置 生态电池 新能源利用技术 化学反应 分解 电池系统 反应溶液 过滤处理 酶促反应 剩饭剩菜 剩余饭菜 装置原理 半透膜 用电器 过滤 传送 供电 转换 节约 | ||
1.一种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系统包括过滤装置、传送装置、水解装置和原电池;其中:
过滤装置:用于对剩余饭菜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存储容器、柱状筒体和自动搅拌器;所述存储容器的中下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孔;所述柱状筒体放置于存储容器内的隔板上,柱状筒体的底面上开设若干孔;所述剩余饭菜放置于柱状筒体内,采用带有挡板的自动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所述自动搅拌器可伸缩,通过自动搅拌器上的挡板对搅拌后的剩余饭菜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剩饭剩菜中的液体残汁经由隔板上的孔流出,隔板上方剩余的固体残渣进入传送装置中;
传送装置:用于将过滤处理后得到的固体残渣输送到水解装置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通道和传送通道内的传送带,固体残渣被自动搅拌器上的挡板挤压到传送带后,由传送带运输至水解装置中,所述传送通道为一管体;
水解装置:用于将传送装置传送来的固体残渣分解;所述固体残渣经分解后一部分转变为葡萄糖,另一部分为剩余的肉类及未被分解的残渣;所述水解装置包括水解槽,水解槽内充满含酶的溶液;传送装置的传送通道末端伸入水解槽内,传送通道末端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孔,水解槽内的溶液从孔进入传送通道末端并将传送通道末端的固体残渣进行分解;固体残渣中转变为葡萄糖的部分从水解槽输送至原电池内;剩余的肉类及未被分解的残渣排出水解装置外;
原电池:用于向用电器供电;所述原电池包括原电池反应槽,原电池反应槽内充满反应溶液,原电池反应槽内放置两个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用电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容器的隔板下设有上端开口的活动盒体,该活动盒体能够从隔板下方抽出;所述剩余饭菜经挡板挤压后,其中的液体残汁经由隔板上的孔进入活动盒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系统还包括设于存储容器内的通道Ⅰ,所述传送通道的一端通过通道Ⅰ与存储容器内的柱状筒体相连通,传送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水解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槽设有与传送通道末端相连接的排出管道;传送通道内的固体残渣经酶解后剩余的肉类及其他仍未分解的残渣经排出管道排出水解槽外的汤汁贮存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槽内的葡萄糖通过通道Ⅱ输送到原电池反应槽内;在水解槽侧壁上与传送通道相对的一侧设置开口,该开口处连接通道Ⅱ的一端,通道Ⅱ的另一端连接原电池反应槽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Ⅱ内设有半透膜,该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通过但不允许蛋白质透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电池反应槽侧壁上设有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科心,未经王科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44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