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麻醉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4445.3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6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富;张乐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国富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6/20;A61M1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流量调节阀 呼吸装置 混合瓶 止回阀 控制混合 波纹管 导气管 消毒盒 排出 病菌 麻醉 进气口 紫外线杀菌灯 本实用新型 麻醉气体 突发状况 出气口 压力计 氧气量 沾染 呼出 杀菌 改进 检测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麻醉呼吸装置,通过在混合瓶的进气口处设置气体流量调节阀,能够人为的控制麻醉气体与氧气量的进入,便于适合医生在手术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气体流量调节阀;再在混合瓶的出气口端安装压力计,能够检测处混合瓶内气体排出的压力,便于当压力值过大时,通过调节气体流量调节阀,从而控制混合瓶内气体的压力,进而控制混合瓶内气体排出的压力;再在波纹管的末端设置止回阀,能够避免当出现突发状况时,止回阀能够避免病人呼出的带病菌的气体进入波纹管中,且该止回阀的一侧安装有消毒盒,通过消毒盒内的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进入导气管中的气体进行杀菌,避免导气管内沾染病菌,能够使该呼吸装置的安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麻醉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称为吸入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其麻醉深浅与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压有关,当麻醉药从体内排出或在体内代谢后,病人逐渐恢复清醒,且不留任何后遗症。
吸入麻醉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容易控制,比较安全、有效,是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一般的,吸入麻醉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剂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弥散到血液,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患者麻醉,与此同时吸入麻醉在麻醉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患者氧气供应良好,才能使麻醉效果持续而稳定。但在手术时麻醉深度与供氧不易控制,影响病人状况和手术的进行。专利号为:CN201620897583.7,专利名称为“一种改进的麻醉呼吸装置”的专利文中提出了一种将麻醉气体与氧气混合后输送给病人的装置,能够提升麻醉效果。但是,该装置中的混合瓶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不稳定,导致混合气体被病人呼吸的量不稳定,会使病人呼吸不便;同时,波纹管与呼吸活瓣的连接处未设置止回阀,若呼吸机和麻醉机出现故障或停电不运作时,病人呼吸产生的气体容易进入波纹管中,会使病菌进入波纹管,并对波纹管产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麻醉呼吸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麻醉呼吸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呼吸机和混合瓶,所述呼吸机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氧气接入口,所述呼吸机的另一侧开设有氧气接出口,且该氧气接出口连接有氧气接出管,所述混合瓶底端的进气口安装有气体流量调节阀,所述氧气接出管的末端连接气体流量调节阀的一个接入口,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另一个接入口连接麻醉接出管,且所述麻醉接出管的顶端设置有麻醉接入口,所述混合瓶的顶端的出气口连接有波纹管,且该波纹管与混合瓶的出气口的连接处安装有压力计,所述波纹管的末端连接有导气管,且该导气管与波纹管的连接处安装有止回阀,该导气管外固定有消毒盒,所述消毒盒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个紫外线杀菌灯,该导气管的末端连接呼吸活瓣,该呼吸活瓣的下方连接呼吸面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气管为透明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瓶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搅拌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盒的顶端连接有盒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气接出管和麻醉接出管的进气口处均安装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国富,未经邓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4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经鼻腔麻醉套管
- 下一篇:一种防气管导管移位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