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超级电容组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1684.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8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川;陈宇;徐兴华;阙维林;张爵;李洪凯;刘嘉增;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超级 电容 交流 不间断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能够使交流不间断电源明显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充电时间、降低对使用环境温度要求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不间断电源主要由蓄电池、逆变器、整流器及静态开关几部分组成。不间断电源的主要功用为:当电网出现市电中断等问题时,交流不间断电源可快速切换到逆变状态,通过逆变器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并通过静态开关的切换为交流用电设备提供后备电源。
但是普通交流不间断电源所使用的铅酸电池模块寿命较短,完全放电后充电时间长,并且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时使用可靠性大幅降低,使交流不间断电源的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
超级电容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可以解决铅酸电池组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充电电流大等问题,无法直接与交流不间断电源进行对接。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弊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现有的超级电容模块引入交流不间断电源正常使用的系统,不仅能在用电设备异常断电后为其提供稳定的电源,而且能解决铅酸电池模块本身寿命较短、完全放电后充电时间长、对使用温度要求严格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超级电容组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
变压器,其输入端连接市电供电电源,用于将市电的电压变压到符合超级电容组充电电压的范围;
整流器,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超级电容组,包括多个串联的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继电器连接在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
电压检测继电器,与所述超级电容组的两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超级电容组的电压;
开关电源,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电源,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继电器,用以为所述电压检测继电器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其中,所述整流器和所述超级电容组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其中,所述超级电容组的两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继电器之间分别串联有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将现有的超级电容模块引入交流不间断电源正常使用的特定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可以提升后备电源寿命、降低充电时间、并且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均可使用。因为现有超级电容组作为后备电源无法直接与交流不间断电源对接,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独立的为超级电容组充电的回路。在交流不间断电源正常运行过程中,当超级电容组电压满足交流不间断电源要求或出现市电突然中断等问题时,在不影响交流用电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将后备电源系统切换到运行模式,利用交流不间断电源对交流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中包括变压器T1、整流器V1、限流电阻R1和超级电容组C1至Cn,上述元件用于在市电正常并且超级电容组电压未达到连接不间断电源条件时为超级电容组充电。具体过程为:市电经过变压器T1变压到符合超级电容组充电电压的范围,再经过整流器V1整流为直流,经过限流电阻R1为超级电容组C1至Cn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1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