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21506.0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乔楠 |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气 台车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
背景技术
现有焙烧炉是将工件装在台车上,然后将台车沿轨道推入焙烧炉内预定位置,关闭炉门,布置在炉窑两侧的烧嘴点火燃烧,开始加热升温。火头燃烧的高温烟气在炉腔内沿火焰喷出方向自然流动,最后经烟道排除。但是现有技术都存在如下缺点:一,加热过程中炉内温度场不均匀,而且差异较大,对有较高热处理工艺要求的炭素工件就无法满足要求;二,当被加热工件竖直放置于台车台面,并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倾倒时,台车退出会使倾倒的工件划破炉内壁上的绝热棉,使焙烧炉损坏不能使用.
中国专利CN201320603989.6提供了一种台车式均匀加热的炭素焙烧炉,焙烧炉的炉内各点的温度差变化小,温度均匀;炉膛内的炉墙上的凸缘,有效的防止炭素工件在退出炉窑时刮伤炉壁上的绝热材料,从而保护焙烧炉不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燃烧循环过程中火焰与工件直接接触会发生过烧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烧嘴燃烧时的火焰及热量在炉膛内由上至下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热量通过排烟槽进入炉体后墙的烟道中,再经由烟囱排出厂外,解决了烧嘴的火焰直接与工件接触进行加热造成工件过烧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膜壳焙烧质量较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包括:
台车,所述台车包括:牵引机构、车轮、车架和台车炉衬,所述车轮固定于车架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车轮转动,所述台车炉衬设置在车架上,
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体炉壳、炉体内衬
炉门,所述炉门包括:炉门炉壳,炉门内衬和炉门升降机构,所述炉门内衬设置在炉门炉壳内壁,所述炉门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架、电机葫芦、动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钢索,所述支撑杆与炉体炉壳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杆顶端,所述电机葫芦、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支撑杆底端,所述动滑轮和电机葫芦通过钢索连接,所述炉门炉壳的一端通过钢索穿过第三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与动滑轮连接,所述炉门炉壳的另一端通过钢索穿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与动滑轮连接,
排烟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槽、烟道和烟囱,所述烟道设置在炉体内衬内远离炉门的一侧,所述烟囱固定连接于炉体炉壳上并且与烟道连通,所述排烟槽设置在炉体内衬上方,所述排烟槽四周铺有重质耐火砖,所述排烟槽通过连接通道与烟道连接,所述连接通道上方设有与排烟槽固定连接的顶盖,
烧嘴,所述烧嘴固定连接于炉体炉壳两侧并穿过炉体炉壳和炉体内延伸至炉膛内。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内衬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烧嘴的喷出方向为炉体内衬的拱形结构的切线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排烟槽内间隙平铺有重质耐火砖。
作为优选,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与炉体炉壳固定连接的卡槽和与炉门炉壳固定连接的卡件。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炉壳或炉体内衬与炉门内衬的接触面和炉门升降机构运动的竖直面之间具有角度α。
具体地,所述台车炉衬底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有的耐火石棉板、硅藻土砖和轻质直砖,所述硅藻土砖与轻质直砖交错平铺。
具体地,所述角度α的范围为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烧嘴燃烧时的火焰及热量在炉膛内由上至下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热量通过排烟槽进入炉体后墙的烟道中,再经由烟囱排出厂外,解决了烧嘴的火焰直接与工件接触进行加热造成工件过烧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膜壳焙烧质量较好,节省了燃料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为了炉膛内加热均匀,炉体内衬顶部为拱形结构,烧嘴的喷射方向为拱形结构的切线方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化气台车式焙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1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字型面刀
- 下一篇:电磁元件烧结炉缓冲出料及热能利用一体化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