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9811.6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喻文志;侯晓伟;王培红;古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4;G02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性 薄膜 触控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触控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性薄膜是电容式触控屏的核心元件。随着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对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透明导电性薄膜一般包括基材及设置于基材两侧的硬涂层、导电层及金属层。目前,由于非晶性聚合物薄膜与结晶性聚合物薄膜相比,具有双折射率较少并且均匀的优点,故大部分透明导电薄膜使用非晶型聚合薄膜形成的基材。
非晶性聚合物薄膜比结晶性聚合物薄膜更脆弱,其表面更容易受到损伤。在卷曲透明导电性薄膜使其为筒状时,会存在相邻的透明导电薄膜的金属层彼此产生粘连及压接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在硬涂层中添加颗粒,以使金属层表面形成凸起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凸起可使相邻的金属层形成点接触,从而避免发生粘连及压接。
现有的导电膜中,颗粒的设置较密,从而使得单位面积内形成的凸起数量越多。然而,为了增强抗粘连的效果,基材两侧的硬涂层中均设置有颗粒。因此,基材两侧的颗粒的阴影有可能会相互遮挡,从而导致导电膜的透光率降低,进而影响其光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具有抗粘连功能的透明导电性薄膜透光率较低、光学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光学效果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一种透明导电性薄膜,包括:
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硬涂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一金属层;
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硬涂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硬涂层和/或所述第二硬涂层含有多个颗粒,以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表面形成多个凸起;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颗粒之间的间距d与所述颗粒的横向尺寸l的和,小于500μm并大于20μm,且所述间距d大于所述横向尺寸l。
颗粒的分布密度与颗粒间的间距以及颗粒的横向尺寸有关。当d与l的和小于500μm并大于20μm时,颗粒的分布密度可使得所形成的凸起数量在满足抗粘连需求的同时,对光线的遮挡较弱。此外,由于d大于l,故还可避免两层颗粒之间的阴影相互遮挡而导致透光率降低。因此,上述透明导电性薄膜在满足抗粘连需求的同时,还可有效地提升光学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为聚环烯烃或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该两种类型的薄膜可满足对基材的双折射率及其偏差的要求,而且便于获取。因此,能有利于降低透明导电性薄膜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尺寸l小于所述间距d的10%。
在颗粒的分布密度一定时,相邻颗粒之间的间距则进一步增大,故颗粒对光线的遮挡作用进一步减弱。而且,由于颗粒的横向尺寸l小于相邻两个颗粒间距d的10%,故两层颗粒的阴影相互遮挡的概率更小。因此,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透光率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与所述第一硬涂层及所述第二硬涂层的材质相同。
也就是说,颗粒与第一硬涂层及第二硬涂层(以下合称硬涂层)的光学参数也相同。因此,在颗粒与硬涂层的连接界面,光线传播所受影响较小,颗粒与硬涂层更接近为一个整体。当光线穿过含有颗粒的硬涂层时,其传播路线产生的扭曲较小。因此,透明导电性薄膜在达到抗粘连、抗压接的目的同时,还能避免其光学性能受到不利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有机硅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或苯乙烯聚合物。
以上材料具有透光性好、易于获取的优势,用于颗粒可在符合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表面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凸起的高度为0.1~0.5μm。
凸起的高度越高,则抗粘连效果越好。但是,随着高度的升高,颗粒的尺寸相应需要增大,从而导致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雾度值也会随之增大,且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严重影响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光学效果。而在上述高度范围内,透明导电性薄膜能较好的兼顾抗粘连及光学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呈球形。
球形的颗粒,其横向尺寸则为颗粒的粒径(直径)。球形颗粒表面光滑,故其的表面不会形成毛刺、棱角等结构,从而能避免颗粒损伤基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颗粒的粒径为0.5~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9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 下一篇: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