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9732.5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芳;侯晓伟;黄伟庭;古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4;G02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性 薄膜 触控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触控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性薄膜是电容式触控屏的核心元件。随着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对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透明导电性薄膜一般包括基材及设置于基材两侧的硬涂层、导电层及金属层。目前,由于非晶性聚合物薄膜与结晶性聚合物薄膜相比,具有双折射率较少并且均匀的优点,故高性能透明导电薄膜使用非晶型聚合薄膜形成的基材。
非晶性聚合物薄膜比结晶性聚合物薄膜更脆弱,其表面更容易受到损伤。在卷曲透明导电性薄膜使其为筒状时,会存在相邻的透明导电薄膜的金属层彼此产生粘连及压接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在硬涂层中添加颗粒,以使金属层表面形成凸起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凸起可使相邻的金属层形成点接触,从而避免发生粘连及压接。
然而,当在硬涂层中添加颗粒后,光线穿过硬涂层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及遮挡,从而导致导电膜的整体透光率降低,进而使得导电膜的光学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具有抗粘连功能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光学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光学效果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一种透明导电性薄膜,包括:
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附着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硬涂层;
相互层叠的光学调整层及功能层,所述光学调整层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硬涂的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光学调整层及第二光学调整层,所述功能层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调整层及所述第二光学调整层表面的第一功能层及第二功能层;
其中,所述硬涂层、所述第一光学调整层及所述第二光学调整层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颗粒,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中至少一个的表面形成凸起。
颗粒使功能层的表面形成多个凸起,从而使得透明导电性薄膜具备抗粘连的功能。而且,与传统的导电膜相比,基材仅一面设置有硬涂层。因此,在不大幅降低基材强度的情况下可简化上述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膜层结构,进而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而且,由于减少了硬涂层的层数,故对光线的遮挡作用也会减弱。
进一步的,由于减少了硬涂层的层数,故在制程工艺中由硬涂层释放的水汽或者有机溶剂减少,从而可改善导电层的结晶性,进而使得其方阻更为均匀。而且,因为减少了脆性较高的硬涂层,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脆性降低,极大地改善了导电膜分切和卷绕制程性能,从而能有效避免冲切大张材料时发生龟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设置于所述硬涂层中,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形成所述凸起。
由于硬涂层硬度高且质地较密,故颗粒设置于硬涂层中会增加附着力,从而防止颗粒脱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整层或所述第二光学调整层中,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层或所述第二光学调整层的表面形成所述凸起。
由于光学调整层本身具有调整光学效果的功能,故光线穿过位于光学调整层内的颗粒时,所产生的折射、散射现象减弱。因此,光学效果进一步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调整层及所述第二光学调整层中均设置有所述颗粒,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均形成所述凸起。
由于光学调整层本身具有调整光学效果的功能,故光线穿过位于光学调整层内的颗粒时,所产生的折射、散射现象减弱。因此,光学效果进一步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涂层及所述第二光学调整层中均设置有所述颗粒,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均形成所述凸起。
由于硬涂层硬度高且质地较密,故颗粒设置于硬涂层中会增加附着力,从而防止颗粒脱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为环烯烃聚合物薄膜。
环烯烃聚合物(COP)为新型的非晶性聚合物材料,在具有一般非晶性聚合物材料双折射率小并且均匀的特性外,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透光性,但是其脆性很大,因此往往在其两个表面涂覆硬涂层来改善,但是这种惯性的做法忽视了硬涂层给后续结晶带来的副作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学调整层中添加有颗粒,其强度及韧性增加,故可对基材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即使减少了硬涂层的数量,也可采用COP材料制作基材,从而使基材具备硬度高、透光性好的特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分布密度为100~3000个/mm2,所述多个凸起的高度为0.1~0.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9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全方位导电海绵
- 下一篇: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