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19458.1 | 申请日: | 201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覃克贵;吴施荣;饶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电池模组 模组单元 汇流片 收容筒 通风孔 电芯 基板 底板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贯穿孔 通风腔 端板 支架 电芯一致性 结构结构 通风风道 导风罩 散热 紧固 均温 收容 穿过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多个模组单元、多个连接部、两个端板以及导风罩;模组单元包括两个支架、多个电芯、汇流片以及隔板;每个支架包括基板及收容筒,基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收容筒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基板的贯穿孔;汇流片包括一个底板,底板上开设有与通风孔对应的第一通孔;隔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端板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多个电芯的两端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收容筒中并穿过贯穿孔与汇流片固定;每个模组单元的通风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电芯共同围成通风腔,通风腔与第三通孔组成通风风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结构简单、固定紧固、电芯一致性好且散热及均温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模组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整个电池系统的性能表现与寿命。因此,电池模组的设计已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为了满足使用要求经常需要将多个单体电芯组成大型电池组,但是目前电池模组的成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相对不易、成组后电池工作不可靠、电芯一致性差、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另外动力电池模组还具有大容量和高功率输出特性,尤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及高温环境下运行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过高的温度将会导致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衰退、循环寿命急速下降,甚至引起电池“热失控”等安全性问题。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模组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固定紧固、电芯一致性好且散热及均温性能好的电池模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并依次相邻设置的模组单元、用于电连接多个模组单元的连接部、固定于多个串联的模组单元两端的端板以及套于所述模组单元及端板外的导风罩;所述模组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收容于两个支架之间的多个电芯、固定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电芯表面的两个汇流片以及与所述汇流片背离所述支架表面抵接的两个隔板;每个支架包括基板及固定于所述基板一侧的收容筒,所述基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收容筒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基板的贯穿孔;所述汇流片包括一个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多个电芯的两端分别收容于相对设置两个支架对应的收容筒中并穿过所述贯穿孔与对应的汇流片固定;所述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模组单元的两个汇流片;每个模组单元的通风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围绕于所述通风孔的多个电芯共同围成通风腔,多个通风腔与所述第三通孔组成通风风道。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筒为圆形且成排排列,所述通风孔位于多个收容筒之间,所述贯穿孔为圆形并位于所述收容筒的圆形位置;所述电芯为圆柱状且直径与所述收容筒的直径对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基板的形状对应,所述隔板的形状与所述基板的形状对应;每个支架还包括卡柱,所述卡柱固定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收容筒相背的表面,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卡柱对应的第一卡孔,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卡柱对应的第二卡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汇流片还包括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多个端耳,每个端耳上开设有两个端孔,所述端耳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同一侧的四角位置;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四个连接孔,所述四个连接孔分别与两个汇流片中相背的两个端耳上的四个端孔一一对应;所述电池模组结构还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为长条状并与所述基板的一侧边沿对应,所述固定扣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端孔对应的配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9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型电池盒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