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泵下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8076.7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1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峥嵘;于秀海;程兆欣;魏霄;李凡;于仲福;宋广舟;于强秀;李春祥;季振涛;管仁堂;李恒伟;张坤;黄涛;张栋杰;王娴;李长华;李雪健;张海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泵下泵 装置 | ||
一种海水泵下泵装置,包括:安装在码头边上底座、枢接在底座上的旋转平台,其中,旋转平台反扣在底座上,旋转平台上设有对接管、吊点以及用于放置对接管的卡板,使得所有用具都放在一起;对接管与海水泵及法兰弯头连接在一起,并整体安装在旋转平台的指定位置上;且通过控制柜控制海水泵进行海水泵的检测试验。本实用新型不仅易于管线存放,解决了无处存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旋转平台翻转,使得旋转平台立于海面上空,避免了下泵时泵紧靠码头,易造成摩擦损伤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泵,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水泵的检测试验的海水泵下泵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钻井船所使用的海水泵,在安装之前需要进行检测。检测时,需将海水泵浸泡在海水中24小时,并进行抽水试验,然后,再进行包括:电缆的绝缘性、防水性,海水泵的电阻等信息在内的相关检测。而在检测时,由于海水泵的下放工作是一大难题。现有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吊带,将海水泵浸入海水中,然后,再进行相关检测。但是,由于此种方法不仅操作比较麻烦,管线无处存放;且由于泵紧靠码头,易造成摩擦损伤,导致其安全性不高,给安全检测带来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
海水泵下泵装置,其不仅易于管线存放,解决了无处存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旋转平台翻转,使得旋转平台立于海面上空,避免了下泵时泵紧靠码头,易造成摩擦损伤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水泵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码头边上底座、枢接
在底座上的旋转平台,其中,旋转平台反扣在底座上,旋转平台上设有对接管、吊点以及用于放置对接管的卡板,使得所有用具都放在一起;对接管与海水泵及法兰弯头连接在一起,并整体安装在旋转平台的指定位置上;且通过控制柜控制海水泵进行海水泵的检测试验。
所述底座为框架式结构,底座上设有能够卡在码头边槽上的卡槽。
所述旋转平台与底座是通过数个轴枢连接在一起,且数个轴枢的同心度一致。
所述旋转平台在反转后,将活动栏杆安装在栏杆插槽上,与固定栏杆构
成工作平台的围护装置,用以防止人身坠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易于管线存放,解决了无处存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旋转平台翻转,使得旋转平台立于海面上空,避免了下泵时泵紧靠码头,易造成摩擦损伤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存放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海水泵、2.对接管、3.卡槽、4.轴枢、5.底座、6.控制柜、7.固定栏杆、8.法兰弯头、9.活动栏杆、10.栏杆插槽、11.卡板、12.旋转平台、13.吊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8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省力的手压机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同步带挤出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