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PVC复合管海砂混凝土组合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8073.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2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松;王浩祚;郭子雄;黄群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淑娴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复合管 混凝土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PVC复合管海砂混凝土组合柱,该组合柱包括高强薄壁钢管、PVC管、海砂混凝土和粘结剂,所述高强薄壁钢管套设于所述PVC管外并通过粘结剂与所述PVC管粘接,所述粘结剂填充于所述高强薄壁钢管和PVC管的设置间隙中形成粘结剂层,所述海砂混凝土填充于PVC管之内;其中所述PVC管厚度为所述高强薄壁钢管壁厚的4~5倍,所述粘结剂层的平均厚度为1~2mm。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防止组合柱因薄壁高强钢管局部屈曲而发生承载力退化,提高组合柱的变形能力,而且通过使用价格低廉的PVC管材与海砂,减少钢材与河砂的消耗,降低组合柱的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PVC复合管海砂混凝土组合柱。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组合构件,它由钢管和钢管内的混凝土组成。通过组合作用的发挥,钢管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者的材料性能。此外,钢管还可以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从而大大缩短工期。对于钢管混凝土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钢材的屈服强度越高,柱的承载力越高。因此在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高强钢管可以减小钢管壁厚,节约钢材。然而在高强钢管混凝土柱减小钢管壁厚的同时,钢管的局部稳定承载力也会相应减小,使组合柱的钢管在达到屈服强度前就发生向外的局部屈曲。此外,薄壁高强钢管无法有效约束钢管内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呈现脆性破坏,导致组合柱的变形能力不足。
海砂可作为制备混凝土骨料的成分,其具有储量大、含泥量低和细度模数均匀等优点,但其含有氯离子等可腐蚀钢材的有害杂质,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海砂的使用通常需要经过淡化处理。但由于传统的海砂淡化方法较为复杂,阻碍了海砂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钢-PVC复合管海砂混凝土组合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PVC复合管海砂混凝土组合柱,该组合柱包括高强薄壁钢管、PVC管、海砂混凝土和粘结剂,所述高强薄壁钢管套设于所述PVC管外并通过粘结剂与所述PVC管粘接,所述粘结剂填充于所述高强薄壁钢管和PVC管的设置间隙中形成粘结剂层,所述海砂混凝土填充于PVC管之内;其中所述PVC管厚度为所述高强薄壁钢管壁厚的4~5倍,所述粘结剂层的平均厚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高强薄壁钢管是冷弯、焊接或无缝结构用钢管。
优选的,所述高强薄壁钢管是矩形截面,宽厚比为40~100。
优选的,所述高强薄壁钢管是圆形截面,径厚比为50~150。
优选的,所述PVC管具有与所述高强薄壁钢管相同的截面形状,且该PVC管与所述高强薄壁钢管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粘结剂是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海砂混凝土采用海砂作为细骨料。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PVC复合管海砂混凝土组合柱的突出特点是在薄壁高强钢管和海砂混凝土之间布置PVC管。PVC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应变高,约为高强钢材的3~4倍,屈服后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断裂伸长率可达40%以上,因此PVC管能较好地适应外包钢管的变形。通过将薄壁高强钢管和PVC管粘合成一个整体,能有效避免高强薄壁钢管发生向外的局部屈曲,防止组合柱因钢管局部屈曲发生承载力退化。另一方面,管壁较厚的PVC管能对管内的海砂混凝土提供较强的约束作用,避免混凝土发生脆性破坏,提高组合柱的变形能力。此外,PVC管具有极强的抗腐蚀能力,可有效避免管内海砂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对外包钢管的腐蚀,提高组合柱的耐久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防止组合柱因薄壁高强钢管局部屈曲而发生承载力退化,提高组合柱的变形能力,而且通过使用价格低廉的PVC管材与海砂,减少钢材与河砂的消耗,降低组合柱的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8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网柜智能排风除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双吸式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