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加液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8069.7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尚辉;张杰君;邱汉;吴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合众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加液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水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导流装置,具体为滴加液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减水剂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需要合成制备,在合成工序中,滴加罐中的滴加液,滴入合成反应釜,合成反应釜加热使滴加液与在合成反应釜中的原料进行合成,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滴加罐的出料口与合成反应釜的入料口借助法兰连接固定,滴加液由滴加罐的出料口滴入合成反应釜的入料口,而合成反应釜入料口的法兰及法兰与合成反应釜本体连接部会导致滴加液沿合成反应釜的侧壁流下,合成反应釜侧壁的温度较高,滴加液还未落入合成反应釜中的原料中便聚合到合成反应釜的侧壁上,直接影响滴加液加入量的控制,影响反应速度及反应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滴加液导流装置,有效避免滴加液与合成反应釜的侧壁先接触的问题,使滴加液的实际加入量控制精准,合成反应充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滴加液导流装置,辅以滴加罐向合成反应釜内滴加液体,滴加罐的出料口法兰、合成反应釜的进料口法兰相互固连,关键在于,滴加罐的出料口法兰的端部设置有伸入合成反应釜腔体内的导流管,导流管的外径与进料口法兰的内径相同,导流管下端设置有锥形管,锥形管的端部固接有一组分流支管。
优选的,所述的锥形管端部固接有一个分流支管,分流支管平行于锥形管的轴线或与锥形管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锥形管端部固接有至少2个分流支管,分流支管沿锥形管的轴线呈圆周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的分流支管与锥形管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分流支管与锥形管的轴线间的夹角α大于0°且小于等于40°。
优选的,所述的分流支管的末端距进料口法兰的轴线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进料口法兰的内径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导流管直接伸入合成反应釜的腔体内进行滴加,无借助合成反应釜的侧壁滑落的滴加液,有效避免了滴加液聚合到侧壁上影响合成反应,使滴加液的实际加入量控制更加精准;分流支管借助锥形管与导流管连接,使导流管内的滴加液滴落彻底,防止产生残留,并使滴加液进一步远离侧壁;多个分流支管还可以使滴加液撒落至合成反应釜腔体内的不同位置,使滴加液与原料混合更均匀,加快合成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滴加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滴加罐,2代表合成反应釜,3代表出料口法兰,4代表进料口法兰,5代表导流管,6代表锥形管,7代表分流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加液导流装置,辅以滴加罐1向合成反应釜2内滴加液体,滴加罐1的出料口法兰3、合成反应釜2的进料口法兰4相互固连,关键在于,滴加罐1的出料口法兰3的端部设置有伸入合成反应釜2腔体内的导流管5,导流管5直接将滴加液滴入合成反应釜2的腔体内,滴加液不与进料口法兰4接触,不会产生在进料口法兰4的连接部沿侧壁流下的情况,即不会产生滴加液聚合到合成反应釜2的侧壁上,影响实际加入量的问题出现;导流管5的外径与进料口法兰4的内径相同,密封性好;导流管5下部设置有锥形管6,锥形管6、导流管5均与出料口法兰3同心,锥形管6的端部固接有一组分流支管7,分流支管7进一步使滴加液的落入位置远离合成反应釜2的侧壁,直接垂直落入合成反应釜2的腔体,而锥形管6的设置使得导流管5中的滴加液充分流出,防止在导流管5中产生残留而影响实际滴入量。
所述的锥形管6端部固接有一个分流支管7,分流支管7平行于锥形管6的轴线或与锥形管6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分流支管7进一步伸入合成反应釜2的腔体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滴加液自分流支管7流出后垂直滴落。
所述的锥形管6端部固接有至少2个分流支管7,分流支管7沿锥形管6端部呈圆周阵列排布,使滴加液撒落至合成反应釜2腔体内的不同位置,使滴加液与原料混合更均匀,加快合成反应,提高合成效率。其中,所述的分流支管7锥形管6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分流支管7与锥形管6的轴线间的夹角α大于0°且小于等于40°,该角度区间的设置,既不影响滴加液的滴落速度,又能使滴加液分散滴入,使滴加液与合成反应釜2腔体内的原料混合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合众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合众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8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