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故障自救防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17960.9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6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甘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太蒂森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故障 自救 装置 | ||
一种电梯故障自救防困装置,包括电梯井和轿厢,电梯井内设有救援通道,该救援通道内设有横杆,所述轿厢对应着救援通道的一侧壁开设有侧门,轿厢的外壁上设有下支撑平台,该下支撑平台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轿厢外侧壁,救援通道的侧壁安装有照明灯条,轿厢由顶板和厢体构成,厢体外壁设有两根对称平行排布的转轴,顶板的四个边角各安装一个钢索,其中两条钢索缠绕在其中一条转轴上,另外两条钢索缠绕在另外一根转轴上,厢体外壁设有用于控制转轴转动的电机,厢体内壁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关,厢体内壁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爬梯,凹槽端口设有盖板,厢体外壁顶部以铰接方式安装有上支撑平台。本实用新型乘客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自救,离开轿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梯故障自救防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曳引式电梯正被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目前的曳引式电梯均在安全性上极其完善,但仍无法避免电梯因故障造成的乘员被困于轿厢内的情形出现。目前常规的警示均是让乘员在轿厢内等待救援,但如果轿厢内未通手机信号,且大楼物业没有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则乘员极有可能被困较长时间,如果乘员内有老人等身体不佳者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故障自救防困装置,乘客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自救,离开轿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故障自救防困装置,包括电梯井和设在该电梯井内的轿厢,轿厢侧壁开设有轿厢门,电梯井内沿轴向方向设有救援通道,该救援通道内设有横杆,所述轿厢对应着救援通道的一侧壁开设有侧门,轿厢的外壁上设有下支撑平台,该下支撑平台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轿厢外侧壁,下支撑平台展开水平放置时伸向救援通道,救援通道的侧壁安装有照明灯条,轿厢由顶板和厢体构成,厢体外壁设有两根对称平行排布的转轴,顶板的四个边角各安装一个钢索,其中两条钢索缠绕在其中一条转轴上,另外两条钢索缠绕在另外一根转轴上,厢体外壁设有用于控制转轴转动的电机,厢体内壁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关,厢体内壁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装设有爬梯,凹槽端口设有盖板,厢体外壁顶部以铰接方式安装有上支撑平台,该上支撑平台水平放置时伸向救援通道。
所述爬梯上端以铰接方式与厢体内壁安装,该爬梯由两根长杆和用于连接该两根长杆的横杆构成,长杆为伸缩杆。
所述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表面设有防滑垫层。
所述救援通道的顶部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的顶端设有将救援通道完全遮挡住的遮挡罩。
所述救援通道的侧壁设有若干扶手。
所述爬梯的横杆和长杆表面均包覆一层防滑胶套。
本实用新型乘客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自救,通过侧门或者轿厢顶板与厢体之间的间隙,离开轿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轿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太蒂森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太蒂森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7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良率的亚克力板塑形机
- 下一篇:管线爆破吹扫变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