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直径的咬合肌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5768.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晶;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 | 分类号: | A63B23/03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直径 咬合 锻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直径的咬合肌锻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尚未有专门用于患者咬合肌恢复训练的器械,对于需要进行咬合肌恢复训练的患者,临床就是先测量病人嘴部直径,然后找一个与患者嘴部大小差不多的开水瓶塞让病人咬着,锻炼肌肉,很不正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嘴部大小、使用方便的可调直径的咬合肌锻炼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可调直径的咬合肌锻炼器,其中:由内咬合垫和若干个外配合垫组成,内咬合垫的横截面为圆形,内咬合垫由上至下分为依次固定的三层,其中上层为上咬合垫层,中层为咬合垫固定层,下层为下咬合垫层,上咬合垫层和下咬合垫层均为柔性材料制作,咬合垫固定层为硬质材料制作,咬合垫固定层的侧面设置有一咬合垫卡凸,外配合垫的横截面为环形,每个外配合垫的大小均不相同,且较大的外配合垫的内环能套在较其小一级的外配合垫的外环上固定,最小的外配合垫的内环能套在内咬合垫的外圈上固定,外配合垫由上至下分为依次固定的三层,其中上层为上配合层,中层为配合固定层,下层为下配合层,上配合层和下配合层均为柔性材料制作,配合固定层为硬质材料制作,每个外配合垫的配合固定层的内环面设置有一插槽,插槽为L形槽,插槽一端开口在配合固定层的边缘,另一端为盲端,除了最大的外配合垫之外,其他每个外配合垫的配合固定层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形状与咬合垫卡凸相同的配合垫卡凸;咬合垫卡凸和配合垫卡凸均能卡入相应的插槽中,然后转动到插槽的盲端中固定,患者可以咬在组装在一起的内咬合垫和外配合垫上,其中上排牙与上咬合垫层以及上配合层接触,下排牙与下咬合垫层以及下配合层接触。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上咬合垫层和下咬合垫层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均大于咬合垫固定层的横截面,同一外配合垫的上配合层和下配合层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均大于配合固定层的横截面,当内咬合垫与外配合垫相组装固定时,上咬合垫层与上配合层相互挤压,下咬合垫层与下配合层相互挤压,使咬合垫固定层正好挤入配合固定层的内环中,当外配合垫之间组装固定时,两个外配合垫的上配合层之间相互挤压,下配合层相互挤压,使较小的外配合垫的配合固定层正好挤入较大的外配合垫的内环中。
上述的上咬合垫层和下咬合垫层均为硅胶材料制作。
上述的上配合层和下配合层均为硅胶材料制作。
上述的咬合垫固定层和配合固定层均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制作。
上述的上咬合垫层和上配合层上设置有刻度,用于测量患者嘴部大小。
上述的插槽的盲端设置有摩擦层,咬合垫卡凸和配合垫卡凸转入插槽的盲端中时,摩擦层通过摩擦力阻碍咬合垫卡凸和配合垫卡凸转出。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直径的咬合肌锻炼器,由内咬合垫和若干个外配合垫组成,内咬合垫和外配合垫上下均为柔性材料制作,使用时,可以通过内咬合垫和外配合垫上的刻度测量患者嘴部大小,并选择合适数量的外配合垫与内咬合垫组成一个咬合肌锻炼器,通过调节外配合垫的数量达到调节咬合肌锻炼器直径的功能。患者咬住组合后的咬合肌锻炼器完成咬合肌力量恢复训练。为了使内咬合垫和外配合垫之间的连接牢靠,不会打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能相互卡合的咬合垫固定层以及配合固定层,而且在插槽的盲端设置有摩擦层,一旦卡凸卡入插槽的盲端,L形的插槽能防止外配合垫晃动,摩擦层能防止卡凸从插槽中退出,因此组装后的咬合肌锻炼器非常牢固,而且内咬合垫和外配合垫的上下柔性层都比固定层略宽一些,组装成咬合肌锻炼器时上下柔性层会受到挤压,使交接缝连接紧密,患者咬在咬合肌锻炼器上时感觉不到缝隙存在,使用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内咬合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外配合垫的侧剖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组装后的咬合肌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内咬合垫1、上咬合垫层11、咬合垫固定层12、咬合垫卡凸12a、下咬合垫层13、外配合垫2、上配合层21、配合固定层22、插槽22a、配合垫卡凸22b、摩擦层22c、下配合层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5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多功能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冠心病的卧式下肢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