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4590.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充放气管 出气通道 进气通道 出气口 下肢垫 垫体 管体 下肢 塞子 垫体上表面 充气装置 气囊连接 人体下肢 血液循环 半球形 充放气 小幅度 扭动 分隔 隔膜 受压 压疮 充盈 翻身 容纳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上表面设置有容纳人体下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为斜面;所述垫体底部设置有圆柱面的气囊,所述气囊为左右两部分;还包括两根分别为左右两部分气囊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一端与气囊连接;充放气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置有纵向的隔膜,把充放气管分隔为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出气口以及用于堵塞出气口的塞子;所述进气通道上连接有充气装置。具有上述结构的下肢垫,其底部设置有半球形的气囊,当气囊内充盈气体时,患者很容易做小角度的下肢扭动从而进行小幅度的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形成压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垫。
背景技术
肢体创伤后局部发生反应性水肿, 骨折局部内出血、血液循环障碍等都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肿胀,临床护理中常以抬高下肢起到消肿作用 , 一般都是用下肢抬高垫,可是常用下肢垫一般只起到抬高作用,翻身侧卧时膝关节不能屈曲,对于长期采取平卧位患者,枕骨、骶尾部、肩胛骨处、足跟等骨隆突处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极易形成压疮,给患者带来危害。预防压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时翻身,现有的下肢垫底部为平面,患者在翻身的时候很难对下肢垫就行扭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垫,其底部设置有半球形的气囊,使得患者在翻身的时候可以轻易的扭动下肢垫,做小幅度的侧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下肢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上表面设置有容纳人体下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为斜面;所述垫体底部设置有圆柱面的气囊,所述气囊为左右两部分;还包括两根分别为左右两部分气囊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一端与气囊连接;充放气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置有纵向的隔膜,把充放气管分隔为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出气口以及用于堵塞出气口的塞子;所述进气通道上连接有充气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垫体上设置有用于将下肢固定的束带。将下肢固定在下肢垫上避免翻身的时候滑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束带为魔术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斜面的角度为25°-30°。符合小腿和大腿之前弯曲的人体工学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充气装置为手捏充气球。充气装置通过充放气管进行延长到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另外出气口和塞子也设置在患者容易操作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下肢垫,其底部设置有半球形的气囊,当气囊内充盈气体时,患者很容易做小角度的下肢扭动从而进行小幅度的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形成压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放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 垫体、2凹槽、3斜面、4束带、5右气囊、6左气囊、7充放气管、8手捏充气球、9塞子、10进气通道、11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4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醉酒后侧卧体位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调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