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锁闭装置的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14313.2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市万荣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5/16 | 分类号: | F16K3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607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闭装置 套体 阀杆 阀体 开锁 开锁工具 套体开口 开口端 阀柄 堵住 体内 阀体开关 外界接触 限位凸体 一体结构 九十度 限制阀 专用的 扳动 阀门 封堵 筒状 开口 配合 | ||
一种带锁闭装置的阀,包括阀体、锁闭装置及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一整体呈筒状的套体、且该阀体内的阀杆处于套体的轴线上,套体与阀体为一体结构,该锁闭装置设置在套体的开口端且能将开口封堵住,该锁闭装置还配有一个用于对该锁闭装置进行开锁操作且能将处于套体开口端的锁闭装置打开的开锁工具,通过阀柄和阀杆配合达到阀体的开关,且在阀体内设置有能限制阀杆只能最大九十度旋转的限位凸体,且在套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和阀体开关状态对应的标识。通常,利用锁闭装置将套体的开口端封堵住,使阀杆不与外界接触,需要开锁时,使用专用的开锁工具解除该锁闭装置对套体开口端的封堵,进而供开锁人员扳动阀杆调节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锁闭装置的阀。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管路、暖气管路或者煤气管路上具有锁定装置的阀门被广泛地使用。带锁阀门的结构尽管各不相同,但大多使用机械式的锁体,用钥匙来开启。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安全可靠,但是当锁控阀门的安装数量多且钥匙是由专人来保管时,由于各个阀门所用的钥匙不能通用,不利于集中管理,保管人员的携带和操作就显得十分麻烦。
目前,较好的方式是利用磁性原理,采用专用的通用开启工具开启的磁性锁阀。如中国专利提供的一种阀门的锁定装置,其授权公告号为CN2703179Y,该锁定装置主要由阀体外套、弹簧、内磁柱、固定套与阀杆组成,通过内磁柱的定位作用卡住阀体外套,使阀杆不可随意扭动,从而达到锁定阀门的目的。开锁时,利用一个开锁工具套在阀体外套上,通过磁力作用使阀杆与阀体外套分开,实现开启的目的。
可以看出,上述阀门的锁定装置是将阀杆与阀体外套直接固定在一起实现锁定的,而开锁工具又无特定要求,只需利用磁力使内磁柱缩回即可完成开锁。因此,不法分子可使用普通的磁铁经过简单尝试后就可准确找到内磁柱位置,不使用上述的开锁工具也可以进行开锁。
同时,阀杆处并无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不法分子会在不清楚该阀门具有锁定装置的情况下,使用工具强行扳动阀杆。最终导致该锁定装置损坏,此时就需要更换整个阀门,费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磁性锁阀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可对阀杆起保护作用,同时需用专用开锁工具才可进行开锁的锁闭阀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开锁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锁闭装置的阀,包括阀体、锁闭装置及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一整体呈筒状的套体、且所述的阀体内的阀杆处于所述的套体的轴线上,套体与阀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锁闭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套体的开口端且能将开口封堵住,该锁闭装置还配有一个用于对该锁闭装置进行开锁操作且能将处于套体开口端的锁闭装置打开的开锁工具,通过所述的阀柄和阀杆配合达到阀体的开关,且在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能限制所述的阀杆只能最大九十度旋转的限位凸体,且在所述的套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和阀体开关状态对应的标识。通常,利用锁闭装置将套体的开口端封堵住,使阀杆不与外界接触,需要开锁时,使用专用的开锁工具解除该锁闭装置对套体开口端的封堵,进而供开锁人员扳动阀杆调节阀门。
在上述的一种带锁闭装置的阀中,所述的锁闭装置包括锁盖和锁体,所述的锁体与套体之间设有限制锁体沿套体轴向运动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锁盖上开设有供开锁工具进行开锁操作的锁孔,锁体内设有当开锁工具插入上述锁孔后可解除上述限位结构对锁体限制的解锁结构。通常, 锁盖的尺寸较大,可盖在套体的开口端上。同时利用锁体与套体之间的限位结构防止锁体在未开锁时被取出。开锁工具插入锁孔后,锁体与套体之间的限位结构被解除,开锁人员可通过锁盖将锁体从套体中取出。
在上述的一种带锁闭装置的阀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套体内壁的环形挡肩,锁体的侧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设有锁芯,上述挡肩挡于所述的锁芯上。锁芯在套体的轴向上被挡肩所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市万荣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市万荣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4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