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排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4215.9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左国军;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排废装置,包括与液体排放控制阀连接的缓存槽,在缓存槽上方连接有动力泵,动力泵的进液口处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伸入缓存槽内,动力泵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在缓存槽中设置有动力泵开闭传感器,动力泵开闭传感器、液体排放控制阀和动力泵均由工控机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存槽加动力泵作为动力源的排废方式,解决了传统排废装置必须设置在设备下方的限制,而且可保证废液被排空、防止废液倒流。此外,缓存槽可以根据实际的厂房空间做相应的布置,便于厂房的二次利用,也可以用于废液的集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清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排废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清洗设备和湿法清洗设备运行中更换液体时需要进行排废,传统排液方法普遍采用的是靠重力进行排废,这种排液方法存在的缺点为:1设备与废液处理系统仅限于废液处理系统在设备下方;2对整个工艺链来说,废液处理系统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并且限制了厂房设备与废液处理系统的整体布局;3不利于厂房空间再次利用,即使利用也造成改造成本高、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动力排废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动力排废装置,包括与液体排放控制阀连接的缓存槽,在缓存槽上方连接有动力泵,动力泵的进液口处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伸入缓存槽内,动力泵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在缓存槽中设置有动力泵开闭传感器,动力泵开闭传感器、液体排放控制阀和动力泵均由工控机控制。
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单向止回阀,所述控制阀通过工控机控制。
所述动力泵开闭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缓存槽上的上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当中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体时,发送信号给工控机,工控机分别控制动力泵和控制阀打开;当上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体时,发送信号给工控机,工控机分别控制液体排放控制阀关闭,动力泵和控制阀打开;当低液位传感器感应不到液体时,低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给工控机,工控机收到该信号间隔一段时间后分别发送信号给动力泵和控制阀,使动力泵和控制阀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在缓存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透明旁通管,上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的透明旁通管上。
所述上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低于液体排放控制阀的高度。
在动力泵的外侧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在安全防护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漏液检测传感器,漏液检测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
所述安全防护装置设置在缓存槽的上方。
在缓存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
所述缓存槽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凹槽,动力泵的进液管下端口设置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存槽加动力排废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排废装置必须设置在设备下方的限制,而且可保证废液被排空、防止废液倒流。此外,缓存槽可以根据实际的厂房空间做相应的布置,便于厂房的二次利用,也可以用于废液的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动力排废装置包括与液体排放控制阀3连接的缓存槽6,在缓存槽6上方连接有动力泵12,动力泵12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15,在缓存槽6中设置有动力泵开闭传感器,动力泵开闭传感器、液体排放控制阀3和动力泵12均与工控机连接。
出液管15上设置有控制阀13和单向止回阀14,控制阀13与工控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4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