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1411.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彬;胡冲;王良前;裴强;凌超;关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17/3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琦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 安检装置 主机 身份信息 身份信息读取 本实用新型 电子标识 通信连接 追踪系统 图像采集设备 读取 安检信息 传输机构 服务终端 关联存储 识别设备 图像信息 行李入口 耦合 旅客 复查 储存 关联 追踪 通信 出口 | ||
1.一种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包括:身份信息读取器、及与所述身份信息读取器耦合通信的发盘机构,所述发盘机构发出行李载体,所述行李载体设置有电子标识;
安检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行李传输机构上;所述安检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安检装置的行李入口和行李出口的多个能读取所述电子标识的识别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主机;以及,图像采集设备,其通信连接及所述主机;
服务终端,至少连接一个主机,用于接收所述身份信息并将其与旅客的行李通过所述安检装置所得到的图像信息予以关联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处理器,所述身份信息读取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发盘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设置于所述发盘机构的出口用于识别已发的行李载体的电子标识的第一RFID读取器,所述第一RFID读取器与处理器相连;所述处理器关联存储已发的行李载体的电子标识与旅客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包括前端识别设备、后端识别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沿所述行李传输机构传送方向设置在前端识别设备与后端识别设备之间,形成一安检行李的传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X光机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识别设备包括:检测到行李传输机构上的行李载体进入X光机设备时发送第一感应信号的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与主机通信连接;读取行李传输机构上的行李载体进入X光机设备时的电子标识的第二RFID读取器,所述第二RFID读取器与主机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主机控制信号对行李载体上的行李行拍照的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与主机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识别设备包括:检测到行李传输机构上的行李载体进入X光机设备时发读取行李载体电子标识的第二RFID读取器,所述第二RFID读取器与主机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主机控制信号对行李载体上的行李行拍照的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与主机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识别设备包括:检测到行李传输机构上的行李载体离开X光机设备时发送第二感应信号的第二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与主机通信连接;读取行李传输机构上的行李载体离开X光机设备时的电子标识的第三RFID读取器,所述第三RFID读取器与主机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识别设备包括:检测到行李传输机构上的行李载体离开X光机设备时读取行李载体电子标识的第三RFID读取器,所述第三RFID读取器与主机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旅客的身份信息至少包括登机牌信息、身份证信息、护照信息、户口簿信息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行李RFID追踪系统,所述行李载体的电子标识为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14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发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递信息化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