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1285.9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军;刘玉芳;牛乃平;翟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王晓慧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设备 接触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供电模式一般是用电设备通过电缆、插头等直接从电源获取电能。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控制技术的进步,传统供电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且越来越完善。然而在一些特殊场合,这种传统供电模式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在矿井、油田等易燃易爆区,由于电火花的产生及裸露导体的存在使传统的接触供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发出了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一项能量传输技术,即用电设备以非接触方式从固定电网获取电能,这种新的供电方式能够有效的克服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的设备移动性差、容易产生接触火花、设备供电装置笨重等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的吊装设备及运输设备。
目前应用于运输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一般是架设固定轨道、在固定轨道中铺设感应电缆,以使运输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持续获得电能,但是固定轨道的架设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大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安装麻烦,耗时费力,导致投入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该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施工不受地形空间的限制,不会磨损感应电缆,成本低,尤其适合应用于矿井等易燃易爆环境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其包括用于向移动设备供电的感应组件、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非接触式的传递给所述感应组件的感应电缆、用于吊装所述感应电缆的夹持爪和用于固定所述夹持爪的固定组件;所述夹持爪与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爪夹持连接有所述感应电缆,所述感应组件套设在所述感应电缆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夹持爪固定感应电缆的方式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施工方便,使其不受地形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夹持爪既能固定感应电缆又不会影响感应组件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在感应电缆上移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供电模式的设备移动性差的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由左往右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部、感应线圈部和第二导向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的外部轮廓均呈锥形状。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感应组件的内腔壁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两排用于固定所述感应电缆的固定件,每排所述固定件由多组呈直线排列的可浮动的滚珠副组成;每组滚珠副包含一个滚珠和一个调整弹簧,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感应电缆和感应组件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调整弹簧的一端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感应组件的内腔壁上,所述调整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滚珠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爪包括固定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第一夹爪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夹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横梁和固定纵梁;所述固定横梁和固定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梁与所述夹持爪可拆卸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通过采用夹持爪固定感应电缆,既能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安装施工方便,使其不受地形空间的限制,又能固定感应电缆且不会影响感应组件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而在感应电缆上移动,实现了感应电缆的无固定轨道架设,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供电模式的设备移动性差、容易产生接触火花、设备供电装置笨重、安装麻烦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施工不受地形空间的限制,在浮动的滚珠副与感应组件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调整弹簧使感应组件不会磨损感应电缆,使用安全寿命长,造价成本低,尤其适合应用于矿井等易燃易爆环境中,市场推广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实际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应电缆和感应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应组件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1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臭制冷制暖一体式乘客用升降式踏板及配套鞋槽
- 下一篇:新型微波无线输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