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导电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0090.2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傅亮;孙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动力 补偿 功能 导电 回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导电回路,包括分流片、设于分流片上的簧片及一对银触点,一对银触点中的一个银触点与簧片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线铜排及出线铜排,进线铜排与一对银触点中的另一个银触点相接触,出线铜排与分流片及簧片相接触,进线铜排至少具有一段与分流片相平行的水平段一,出线铜排至少具有一段与分流片相平行的水平段二。本实用新型增加一段与动触头簧片和分流片近似平行的导线,来增加动触头簧片和分流片所受的电动力,从而满足触头在瞬时大电流下不斥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保持继电器主导电回路和触头系统,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包括基座、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其中,磁路系统包括线圈、永久磁钢,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片、分流片、动接触片、静接触片、弹片、动触点和静触点。电磁继电器的功能是用电磁体的小功率移动衔铁,而该衔铁可以开关大得多的功率。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通过给线圈通正和负直流使其切换。
磁保持继电器通过接触系统中动静触点的接触与分离实现主电路的接通和开断。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控制电器,要求控制电路电流方向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主电路不断开。但是当主电路中产生瞬时短路大电流时,动静触点之间产生很大的holm力。holm力是电动斥力,迫使动静触点分离,而且瞬时电流越大,holm力越大,对动静触点接触的可靠性威胁越大。瞬时大电流下,动静触点的分离会产生强电弧,触点极易出现熔融与烧毁,从而降低继电器的使用寿命。这就要求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的设计在满足动静触点正常接触和分离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触头压力,特别是在瞬时大电流条件下。
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能描述:控制电路的接通与分断,不具备保护(短路、过载等)功能,所以要求具有一定的短时耐受能力,通常是依靠电动力补偿回路、增大触头压力的方式来实现。但是传统的电动力补偿回路由于补偿的余量较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动静触点斥开而烧毁产品,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而通过增大触头压力的方式来提高短时耐受能力也很有限,并且会给磁保持功耗带来增加,不利于产品节能的需要。
中国专利CN204668248U(公开日为2015年7月9日)中公开了一种接触系统,包括设有静触点的静片和设有动触点的动簧片,其中动簧片上还设有分流片,动簧片的一端与分流片的对应端部固定连接,动簧片的另一端与磁保持继电器的推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的推动件可通过磁保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驱动动簧片带动分流片摆动实现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分合。动簧片上还设有槽特征,所述的槽特征与分流片上安装有动触点的端部对应设置,并且动簧片带动分流片摆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后可继续动触点往静触点的方向移动从而产生超行程。该接触系统闭合过程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结构简单。
中国专利CN202996731U(公开日为2013年6月12日)中公开了磁保持继电器中推动块与动簧之间一种新的错位配合方式。接触系统中,动簧的根部被固定,动触点固定在动簧的另一端部,动簧的末端与推动块相配合;推动块上设有与动簧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中设有继电器动作时与动簧相接触的第一作用点和继电器复位时与动簧相接触的第二作用点;所述第一作用点与所述第二作用点的连接偏离推动块的移动方向,且第二作用点的位置比第一作用点的位置更加靠近动触点。采用该结构后,既能保证继电器的动作过程中,接触部分有一定的超行程和动合压力;又使得继电器复归过程中,能够迅速、有力地断开接触系统,从而提高继电器性能。
在动静触头闭合状态,簧片提供的触点压力是稳定的,不会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上述两项专利分别通过改变动簧片结构和改变推动块和动簧片的配合方式来增加超行程和触头预压力,但是当瞬时短路电流特别大的时候,holm力(斥力)增量大,现有结构对应的簧片压力和导线之间的电动力(压力)的合力不足以平衡holm力,导致动静触点斥开,产生强电弧,触点发生熔融与烧毁,从而降低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0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刚石锯片在线检测倒角装置
- 下一篇:污染土壤修复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