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及其石墨炉可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10016.0 | 申请日: | 201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3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邹飞青;顾好粮;王利;谢文君;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系统 石墨炉 原子吸收光谱仪 反光镜 高清摄像头 进样位置 聚光镜 石墨管 透光区 空心阴极灯 镜面 动态过程 检测结果 进样状态 实时观测 同一光路 依序排列 可观察 原子化 光路 灰化 进样 主机 参考 优化 | ||
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及其石墨炉可视系统,该石墨炉可视系统由依序排列且处于同一光路中的空心阴极灯(9)、第一聚光镜(10)、石墨管(11)、第二聚光镜(1)、反光镜(3)和高清摄像头(5)组成;该反光镜(3)的镜面上具有Φ1‑3mm的透光区(15),透光区(15)位于上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的光路中;高清摄像头(5)连接主机(13)。该系统可观察石墨管中的进样位置及进样状态,便于进样位置的调整,确保进样效果,还可实时观测样品从干燥至原子化的动态过程,为干燥与灰化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可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不仅能观察进样状态、而且还可实时观测样品从干燥至原子化的动态过程的石墨炉可视系统。
背景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准确、简便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
石墨炉原子化器是一类将试样放置在石墨管壁、石墨平台、碳棒盛样小孔或石墨坩埚内用电加热至高温实现原子化的系统。其中管式石墨炉是最常用的原子化器。原子化程序分为干燥、灰化、原子化、高温净化。目前国内生产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一般是摄像头与光路存在一定夹角,造成进样操作及样品状态观察时存在视觉盲点,在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时容易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可视系统由于位于光轴上,观察效果更佳,可以更直观地在操作上规范石墨炉的进样,并观察样品注射到石墨管中的状态,可全面观察样品在石墨管中的干燥、灰化、原子化的整个动态过程,帮助用户调整并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是由依序排列且处于同一光路中的空心阴极灯9、第一聚光镜10、石墨管11、第二聚光镜1、反光镜3和高清摄像头5 组成;该反光镜3的镜面上具有Φ1-3mm的透光区15,透光区15位于上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的光路中;高清摄像头5连接主机13。
如上所述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优选地,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检测光路由空心阴极灯9、第一聚光镜10、石墨管11、第二聚光镜1、反光镜3、单色器8和检测器12构成,所述高清摄像头5固定于单色器8的壳体上。
如上所述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可视系统,优选地,所述透光区15为在反光镜3的镜面上设置Φ1-3mm未涂覆反光材料的区域。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其具有如上所述的石墨炉可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检测中石墨炉可视系统的空心阴极灯点亮,照亮处于光路中的石墨炉中的石墨管空间,处于光路中的高清摄像头通过反光镜固定板圆孔、反光镜可透光的圆圈及聚光镜捕获石墨管空间的影像。该系统可观察石墨管中的进样位置及进样状态,便于进样位置的调整,确保进样效果,还可实时观测样品从干燥至原子化的动态过程,为干燥与灰化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石墨炉可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石墨炉可视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石墨炉可视系统,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0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