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蒸汽管道的三向位移指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9145.8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军;王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华光(北京)管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006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蒸汽 管道 位移 指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参数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蒸汽管道的三向位移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管道是用于传输与运送蒸汽的管道,由于蒸汽的温度较高,蒸汽管道在运输蒸汽的过程中,蒸汽的温度会使得蒸汽管道受热膨胀,由于蒸汽在管道内输出时不同阶段的温度可能不尽相同,所以不同阶段的蒸汽管道的膨胀量也不一样,当蒸汽管道过度膨胀时,有可能就会导致蒸汽管道破损,发生蒸汽泄漏的情况,所以一般的蒸汽管道都配设有三向位移指示装置,用于检测蒸汽管道的膨胀量,但是现有的三向位移指示装置还存在一些缺点,如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巡查,人工读数并记录,这样就导致在消耗大量人工的同时还不具有实时监测的效果,检测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蒸汽管道破损,发生蒸汽泄漏的情况。
因此,发明一种应用于蒸汽管道的三向位移指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蒸汽管道的三向位移指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蒸汽管道的三向位移指示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设于第一主体一侧,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端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设有第一红外测距仪,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仪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仪,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仪一侧设有第三红外测距仪,所述第一底板顶部设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端部设有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一顶板之间设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端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存储器与信号输出器,所述控制器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二底板顶部设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二顶板之间设有第二直杆。
优选的,所述信号输出器的连接端设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与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上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上均设有通槽,所述第一直杆底端设于第一底板的滑槽内部,所述第二直杆底端设于第二底板的滑槽内部,所述第一直杆顶端贯穿第一顶板上的通槽,所述第二直杆贯穿第二顶板上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顶部、第二底板顶部、第一顶板底部和第二顶板底部均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端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通过伸缩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均设置为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仪、第二红外测距仪和第三红外测距仪型号均设置为SW-E60。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仪、第二红外测距仪、第三红外测距仪和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红外测距仪、控制器和存储器,以便于通过多个红外测距仪检测蒸汽管道的三向位移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数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距离信息以及存储器中存储的关于当前本实用新型的编号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器观察控制器发送的信息,便于观察蒸汽管道的膨胀量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可进行及时检修,从而达到了提高检修效率,降低人工支出和实时检测的效果,通过设有滑槽、通槽和设置为伸缩杆的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并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通过伸缩杆连接,以便于使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不同直径的蒸汽管道,同时降低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蒸汽管道上时对蒸汽管道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可以检测到蒸汽管道更加准确的膨胀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准确性,通过设有防滑槽,以便于使本实用新型在减少对蒸汽管道的作用力的同时可以更加稳固的安装到蒸汽管道,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同时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顶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华光(北京)管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华光(北京)管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9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车间的管道流体区分报警装置
- 下一篇:PE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