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8368.2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1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娟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风器 新风换热装置 存水盘 通风板 下端 蜂窝 电磁干扰屏蔽效能 防护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导热硅脂 紧密贴合 空气通过 螺钉连接 热量散发 镶嵌设置 信息泄露 主体顶部 侧连接 传感器 电磁脉 蜂窝状 换热板 换水口 进水管 内支架 散热片 底端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包括换风器主体,换风器主体的内部镶嵌设置有进水管,换风器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存水盘,存水盘的下端螺钉连接有排水管,换风器主体顶部上侧连接有传感器,换风器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换水口,该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结构合理,设置有换热板,且形状呈“长方体”形与内支架的下端紧密贴合,表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使热量有效的传递给散热片,又因呈“长方体”形,面积较大,有效的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设置有蜂窝通风板,且蜂窝通风板是由框架的蜂窝状介质构成,具有高效电磁干扰屏蔽效能和空气通过性,主要是电磁脉防护和防护信息泄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设备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制药、机械、食品加工、动力以及原子能工业部门当中,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担心现有的换热装置功能达不到要求,不具有良好的换热作用。
但现有的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不能良好的换热,没有设置有蜂窝通风板,所以不具有高效电磁干扰屏蔽效能和空气通过性,没有起到电磁脉防护和防护信息泄露,同时不具有将热量转换和散发的功能,散热窗达不到要求,所以不能够良好的疏散热量,设置的换热扇,不具有逆时针与顺时针交替旋转的功能,达不到疏散热量的效果。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够实现换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包括换风器主体,所述换风器主体的内部镶嵌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换风器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存水盘,所述存水盘的下端螺钉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换风器主体顶部上侧连接有传感器,所述换风器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换水口,所述换水口的左端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焊接有喷头,所述换风器主体内部嵌入设置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内部嵌入设置有调风阀,所述内支架的下端紧密贴合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的内外紧密贴合,且与蜂窝通风板相连接,所述存水盘上端螺钉连接有外支架,所述换风器主体后侧螺钉连接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的下左端连接有换热扇。
优选的,所述内支架的下端紧密贴合有换热板,且换热板形状呈“长方体”形,同时表面连接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换热板的内外紧密贴合,且与蜂窝通风板相连接,且蜂窝通风板是由框架的蜂窝状介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后壳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窗,且散热窗是由直径为0.5毫米的钢筋构成,每一根之间的距离为0.2毫米。
优选的,所述散热窗的下左端连接有换热扇,且逆时针与顺时针交替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舱体用新风换热装置结构合理,设置有换热板,且形状呈“长方体”形与内支架的下端紧密贴合,表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使热量有效的传递给散热片,又因呈“长方体”形,面积较大,有效的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设置有蜂窝通风板,且蜂窝通风板是由框架的蜂窝状介质构成,具有高效电磁干扰屏蔽效能和空气通过性,主要是电磁脉防护和防护信息泄露,蜂窝的孔径1.6毫米-2毫米之间,具有将热量转换和散发,设置有散热窗,且散热窗是由直径为0.5毫米的钢筋构成,每一根之间的距离为0.2毫米,以这种分部来疏散热量,在每一钢筋之间就相当于一个输风口,达到了很好的转换热量的效果,设置有换热扇,且逆时针与顺时针交替旋转,用交替旋转来输送风,来达到疏散热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娟,未经董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8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胶粉生产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管蒸发器反馈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