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管网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7600.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华;丁杰;赵海杰;潘俊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41123 | 代理人: | 张晓辉,樊羿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监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管网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给城市的供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水管网网络化监测代替人工监测,管网监测系统应用于供水企业远程监测供水管网,工作人员可以在水司调度中心远程监测全市供水管网的压力及流量情况。科学指挥各水厂启停供水设备,保障供水压力平衡、流量稳定;及时发现和预测爆管事故的发生。
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环境比较复杂,对测控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无电、潮湿限制了许多测控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管网监测所采用的终端采集装置安装在表井里,供电需要靠电池,采集频率若设置过高,电池的寿命大大降低,更换电池的工作量较大;下雨天表井排水若不好会把设备浸泡在水里,设备的故障率增加;管网监测所用的天线安装在表井里,信号比较弱,终端采集装置无法正常使用。若是把终端采集装置设置在表井外,可克服上述缺点,但物联网采集终端若设置过低容易遭到破坏,若设置过高则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管网监测设备,采集设备安装在表井外,采用太阳能供电,信息可稳定上传,采集设备高度可调,维修方便,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水管网监测设备,包括供电单元,终端采集装置,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杆、设于太阳能杆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路连接的太阳能控制器、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路连接的蓄电池;所述终端采集装置包括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微功耗测控终端、与微功耗测控终端通过屏蔽线电连接的变送器,所述变送器安装在管道上,所述微功耗测控终端、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及作为电路保护的浪涌保护器、熔断器设于防雨箱内,所述防雨箱设于太阳能杆上方,所述防雨箱与太阳能杆间设有移动连接装置,所述移动连接装置包括导轨和牵引线,所述导轨固定在太阳能杆上,所述防雨箱固定在导轨的滑块上,所述牵引线一端固定在防雨箱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太阳能杆底部。
优选的,所述微功耗测控终端选用RTU微功耗测控终端。
优选的,所选所述太阳能控制器的系统供电电压为12V。
优选的,所述防雨箱采用双层门结构。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杆上设有多个进线孔,所述进线孔设有橡皮圈。
优选的,所述微功耗测控终端的信号收发天线安装在防雨箱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微功耗测控终端安装在太阳能杆上的防雨箱内,下雨天不用担心设备被水浸泡;设备采用太阳能供电,使用过程不用担心电耗以及更换电池的问题;微功耗测控终端的信号收发天线安装在防雨箱上,能保证信息的稳定上传;防雨箱的高度可通过牵引线调节,正常工作时位置调高设备不易遭到破坏,调试维修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到适当高度;进线孔设有橡皮圈,减少线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管网监测设备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管网监测设备组成框图;
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牵引线;3.导轨;4.滑块;5.信号收发天线;6.防雨箱;7.太阳能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一种水管网监测设备,参见图1、图2,包括供电单元、终端采集装置,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杆7、设于太阳能杆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1、与太阳能电池板1电路连接的系统供电电压为12V的太阳能控制器、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路连接的蓄电池。
终端采集装置包括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RTU微功耗测控终端、与RTU微功耗测控终端通过屏蔽线电连接的变送器,供电单元为终端采集装置供电,变送器安装在管道上,可通过RTU微功耗测控终端采集部分采集地下水管网压力等信息,由RTU微功耗测控终端远传部分将信信息传给监控中心,调度人员可根据实时数据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保证供水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信号收发天线安装在防雨箱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7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民医疗健身组合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