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泵井专用高压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7413.2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辉;常公喜;王志坚;杨宗杰;王红兵;唐静;尹立明;金科宇;陈福亮;谢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美高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陈伯秋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泵井 特氟隆 橡胶密封圈 专用高压 法兰 环氧树脂密封 本实用新型 不动管柱 过程压力 生产过程 气井 密封头 套管 穿设 电泵 堵水 井控 缠绕 电缆 外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泵井专用高压密封装置包括法兰、橡胶密封圈、特氟隆带和环氧树脂密封件,其中,在穿设于密封装置的电缆外部缠绕特氟隆带,特氟隆带和法兰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环氧树脂密封件设置于特氟隆带和/或橡胶密封圈与法兰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专用高压密封装置能够降低部分高压、气井转电泵生产过程易抽喷和不动管柱堵水过程压力高,套管翼承压级别低存在的井控风险,提高电泵井生产翼密封头承压级别至45MPa。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更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泵井专用高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塔河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自喷井日趋减少。为满足部分井措施作业大排量提液生产需求,需电泵生产,目前机采井共510口,其中电泵井19口,目前所使用的25MPa高压密封头采用卡箍连接方式,承压级别为25MPa,其存在以下问题:1)、高压、高产气井停喷转电泵生产,部分井关井最高压力达到45MPa,且抽喷起压风险高,常规25MPa高压密封头存在极大井控风险;2)、部分井进行不动管柱堵水作业时,套管注入压力达到32MPa,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压力达到20MPa以上实施剪电缆操作。堵水后评价需上修井机进行接电缆作业,增加作业成本,降低生产时效,堵水后评价期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降低部分高压、气井转电泵生产过程易抽喷和不动管柱堵水过程压力高,套管翼承压级别低存在的井控风险,提高电泵井生产翼密封头承压级别至45MPa,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一种全新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专用高压密封装置包括法兰、橡胶密封圈、特氟隆带和环氧树脂密封件,其中,在穿设于密封装置的电缆外部缠绕特氟隆带,特氟隆带和法兰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环氧树脂密封件设置于特氟隆带和/或橡胶密封圈与法兰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为BX153法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密封圈为AFLAS橡胶密封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密封圈为若干个,优选为3-7个,更优选为4-6个,最优选为5个。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氟隆带包括高温特氟隆带和高模特氟隆带。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专用高压密封装置,承压级别能够达到至少45MPa,具有如下的优点:
1)、连接方式:由传统的卡箍连接改为法兰连接,承压级别增大,按Q/SHXB0043-2014完井井口装置选择、安装与试压技术规范标准试压(气密封试压)45MPa合格,同时采用标准钢圈,与KQY70/78-65井口匹配性强;
2)、密封方式:采用阶梯式电缆密封结构,井内高压作用于高压密封头时能够达到越挤越紧的密封效果;
3)、材质升级:在电缆护套层外分别缠绕高温钛氟隆带和高模钛氟隆带对电缆护套层进行加固,加固后中间部位采用若干道、最优选5道AFLAS橡胶圈密封,两端灌注高温环氧树脂形成环氧树脂密封件,一方面起到加固密封作用,一方面隔绝硫化氢对橡胶件的侵蚀。
在使用此装置过程中,连接电泵机组井底电缆和地面电缆的高压密封装置,和井口套管四通的一翼相连,具有耐高压(45MPa)、耐油气、密封稳定、可靠等特点,确保生产过程井控安全,避免不动管柱堵水时因压力高剪断电缆,评价堵水效果免上修井机作业,达到降成本、提时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及经济效益:加工成本1.8万元,该工具的使用能够在确保井口安全的同时减少不动管柱堵水单井接电缆作业1井次,减少排液期5天,按单井日产油5t计算,单井增效为4.7(修井费)+8*5*0.21(每吨原油0.21万元计算)-1.8=11.3万元。
目前采油一厂电泵机采井19口,其中每年需进行不动管柱堵水作业的约为5井次,若采用该45MPa高压密封头装置,则全年累计增效5*11.3=56.5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美高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德美高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7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