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用的双向送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7093.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1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银;王方;刘旭飞;陈根余;陈焱;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槽 送粉装置 打印 本实用新型 容纳 成形效率 对称设置 工作平台 相对位移 可拆卸 打印机 分配 铺粉 送粉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的双向送粉装置,其包括:分粉槽板,其用于对3D打印用的粉末进行分配;容粉槽板,其可拆卸地对称设置在所述分粉槽板的两侧,每一所述容粉槽板均用于容纳部分经所述分粉槽板分配的部分粉末;出粉板,其设置在所述容粉槽板的下方;通过所述容粉槽板与出粉板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所述容粉槽板中容纳的粉末通过所述出粉板落到3D打印工作平台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了打印机的成形效率;且该双向送粉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精度较高,能满足3D打印机的送粉铺粉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用的双向送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选择性激光熔化SLM金属粉末3D打印机铺粉结构大部分均采用单边送粉方式,刮粉轴从送粉处将粉末从一端铺平至另一端,等待该层层片打印完成后,粉缸下降,刮粉轴返回初始位置,重新送粉至另一端,再打印下一层层片;单边送粉方式铺粉轴运动两次才送一次粉末打印一层层片,整体打印效率低下。国外仅有少数SLM打印机采用双向送粉装置,但其送粉装置结构复杂,送粉结构整体尺寸较大,装配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用的双向送粉装置,其特别适用于选择性激光熔化SLM金属粉末3D打印机的双向送粉,其能够大大提高了打印机的成形效率;且该双向送粉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精度较高,能满足 3D打印机的送粉铺粉需求。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用的双向送粉装置,其包括:
分粉槽板,其用于对3D打印用的粉末进行分配;
容粉槽板,其可拆卸地对称设置在所述分粉槽板的两侧,每一所述容粉槽板均用于容纳部分经所述分粉槽板分配的部分粉末;
出粉板,其设置在所述容粉槽板的下方;
通过所述容粉槽板与出粉板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所述容粉槽板中容纳的粉末通过所述出粉板落到3D打印工作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双向送粉装置还包括:
刮粉组件,其用于对所述3D打印工作平台上的粉末进行刮粉,使得所述粉末均匀平铺在所述3D打印工作平台上;
传动组件,其用于带动所述容粉槽板、出粉板以及刮粉组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前撞块以及后撞块,所述前撞块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轨迹的一端,所述后撞块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轨迹的另一端;
所述容粉槽板、出粉板以及刮粉组件在所述前撞块以及后撞块之间的区域发生往复直线运动;当所述出粉板撞击到所述前撞块/后撞块时,所述容粉槽板与出粉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述容粉槽板中容纳的粉末通过所述出粉板落到所述3D打印工作平台上;且当所述出粉板完成撞击后,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刮粉组件向相反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刮粉组件对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粉末进行刮粉。
优选的,所述双向送粉装置还包括:
粉槽固定块,其具有供所述粉末落入的进粉口;
以及容粉壳,其具有与所述进粉口联通的上部开口,且所述分粉槽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粉壳内部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分粉槽板具有尖端朝向所述进粉口的锥形部;
所述容粉槽板均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进粉口的、用于容纳所述粉末的槽孔;
通过所述进粉口落入所述容粉壳的粉末被所述锥形部分配成大致均匀的两部分,且分别落入到对应的槽孔中。
优选的,所述出粉板上开设有第一出粉孔以及第二出粉孔;且所述出粉板的端部连接有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7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