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时检测模具型腔温度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6712.4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9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航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权科转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检测 模具 温度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检测模具型腔温度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动模板、定模板、冷却孔、定模座板、型芯板、导柱、导套、动模座板、支撑板、限位钉、推板、推杆固定板、拉料杆、推板导柱、推板导套、推杆、复位杆以及方铁,所述型芯板的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模具本体外设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一微型气体机,所述微型气体机连通到冷却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型腔内温度,继而气体机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型腔内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时检测模具型腔温度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常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在每个模具注塑完毕后,为了方便成形塑料部件退出型腔,通过顶针将成形塑料部件顶出,由于注塑模具需要快速的进行注塑加工,所以顶针需要在顶针通孔内来回往复的运动,由于注塑时原料温度较高,使热量传递到模具及顶针上,是顶针通孔内的润滑油容易干燥,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添加润滑油导致顶针、模具容易磨损,使顶针、模具的寿命大大减少,现有技术中,模具注塑的注水口部分一般都是设计成倒扣或者螺纹的形式,以便水箱盖盖紧或拧紧,在模具设计时,有的采用设计两个油缸在上模抽滑块来脱模,此外还需要在注塑机上装配液压装置,因此,此种模具存在脱模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有的模具在注塑时手工放入活动镶件到模具中,待注塑完成后产品与镶件一起被顶出,再手工将镶件取下,此种模具生产效率低,人工投入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时检测模具型腔温度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时检测模具型腔温度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动模板、定模板、冷却孔、定模座板、型芯板、导柱、导套、动模座板、支撑板、限位钉、推板、推杆固定板、拉料杆、推板导柱、推板导套、推杆、复位杆以及方铁,所述定模板通过限位钉固定在定模座板下方,所述定模板上设有多个冷却孔,所述定模板中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浇注系统,所述动模板设在定模板下方,所述动模板上端面通过限位钉固定有型芯板,所述型芯板上方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镶嵌在定模板的凹槽内且两者之间形成型腔,所述浇注系统连通到型腔,所述动模板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通过方铁固定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上还设有推板,所述支撑板与动模座板之间还设有一推板导柱,所述推板导柱外套设有推板导套,所述推板上还设有推杆、复位杆和拉料杆,所述复位杆的顶端与定模板下端面相抵触,所述拉料杆与浇注系统相抵触,所述推杆的顶端与型芯板的下端面相抵触,所述型芯板的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模具本体外设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一微型气体机,所述微型气体机连通到冷却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系统包括一浇注通道、定位圈、主流道衬套,所述定模座板上开有一通孔连接浇注通道,所述浇注通道外套设有主流道衬套,所述浇注通道外还设有定位圈。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C51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 WIFI连接到C51芯片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通过导柱固定连接,所述导柱外套设有导套。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为电动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型芯板的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很高时,为了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所以控制器连接到气体机,所述气体机类似于空调的作用,当温度过高时,所述控制器的驱动气体机产生冷空气到冷却孔内,这样就能及时降低模具型腔的温度,加快注塑效率;另一方面,感应到温度过低时,为了保持温度能够使塑料件能够成型,有时候需要保温,这样就能够使用气体机将模具腔内进行加热,满足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权科转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权科转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6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高效率翻刨机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二维跟日光伏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