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免烧砖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6543.4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4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珈乐;王景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鹏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B28B7/10;B28B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免烧砖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免烧砖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污(淤)泥分为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淤)泥。淤泥是由于降雨径流等冲刷引起的河湖底泥,包括污染底泥及河湖非污染底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污(淤)泥量大幅增长,其处理处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常用的污(淤)泥处理处置方法包括好氧/厌氧堆肥、填埋、焚烧及制砖等。工业污(淤)泥,不同于市政污(淤)泥,可能含有较大量的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及持久性污染物,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应避免其内含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相比堆肥、填埋、焚烧等方法,污淤泥制砖可将污(淤)泥中的有害物质稳定封存在无机的砖块内,免于释放,更为安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污染物资源化。
目前可用于污(淤)泥制备免烧砖的装置有很多,此类装置的下模框大多采用多个对称设置的压力缸或者转轴带动机械臂的方式来实现其在支架上的上下滑动,但是由于每个压力缸分别与传动机构连接,使得控制和操作不方便,而且很难保证压力缸的同时控制,极易导致下模框向上脱模不稳定,造成脱模困难,影响免烧砖成型质量;而转轴带动机械臂的方式虽能同时控制,但是机械臂的长度有限,当更换不同形状的压砖模具后下模框的上下移动距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此时也需要更换机械臂,如不更换,极易出现下模框上移不彻底使得砖坯脱模困难甚至损坏成型砖,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影响免烧砖工作效率;另外,为提高装置脱模质量,通常需要停机,将压砖模具取下人工涂抹脱模剂,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维护成本,而且停机作业提高生产成本。
因此,急需改进现有的免烧砖装置结构,提高脱模效率,确保免烧砖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免烧砖制备装置,该装置通过双作用压力缸控制下模框的移动,确保脱模稳定,并在下模框设置通孔,导入脱模剂来提高脱模效率,保证脱模质量,从而提高污(淤)泥免烧砖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免烧砖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上模和下模框,所述上模包括上垫板、传压杆以及上模芯,所述下模框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套设在支架上;所述底座中部上设有一双作用压力缸,所述双作用压力缸的两活塞杆的伸出端分别与一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连接板中部相铰接,用于驱动下模框在支架上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压杆上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框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下模框外侧壁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进液口的另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与脱模剂储藏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与进水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框内侧设有耐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当需要脱模或复位下模框时,双作用压力缸通过控制两个连接杆带动下模框整体平稳的上下移动,避免了因下模框上移不稳定造成的脱模不成功及材料浪费等问题;2、本实用新型在下模框设置通孔及进液口,可将脱模剂定期滴灌或喷灌在下模框内侧,提高脱模效率,确保脱模质量。3、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免烧砖表面平滑完整,无缺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免烧砖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免烧砖制备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框截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上模;4、下模框;310、上垫板;311、传压杆;312、上模芯;5、连接板;6、双作用压力缸;7、连接杆;8、限位块;9、通孔;10、进液口;11、进液管;1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鹏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鹏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6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灰制砖机
- 下一篇:一种青瓷堆积法挤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