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04533.7 | 申请日: | 201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颜奇旭;陈凯;何维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 地址: | 2131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层 纳米银线 导电膜 本实用新型 高分子薄膜 导电性 玻璃 红外涂层 红外性能 导电层 涂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电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包括基材层、及依次涂覆于基材层上的防红外涂层和纳米银线导电层,基材层的材质为玻璃或高分子薄膜,当基材层的材质为玻璃时,基材层的厚度为0.1‑1mm,当基材层的材质为高分子薄膜时,基材层的厚度为0.025‑0.5mm。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红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电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导电膜主要是氧化铟锡(ITO)类,由于铟资源的缺乏和昂贵,人们又开发出基于导电聚合物、导电纳米线、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透明导电薄膜。其中以纳米银线导电膜性能最为优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调光窗膜是一种液晶调光膜,英文简写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Crystal)膜,亦称液晶膜、调光膜、调光玻璃膜或智能膜。智能调光窗膜其为“三明治”结构,中间层为聚合物液晶层,两边为导电膜。通电状态下会变为透明,而断开状态下则变为不透明雾状,可以保护隐私,主要应用于建筑或者汽车门窗。
应用于智能调光窗膜的纳米银线导电膜虽然有良好的导电功能,但是其功能过于单一。如若增加智能调光窗膜的其他功能,通常都需要另外复合一层或者多层功能膜。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也会使工艺过于复杂,影响生产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红外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包括基材层、及依次涂覆于基材层上的防红外涂层和纳米银线导电层,基材层的材质为玻璃或高分子薄膜,当基材层的材质为玻璃时,基材层的厚度为0.1-1mm,当基材层的材质为高分子薄膜时,基材层的厚度为0.025-0.5mm。
优选的,所述防红外涂层的厚度为0.5-5μm。
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线导电层的厚度为1-3μm。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薄膜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TA(三醋酸纤维素)、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I(聚酰亚胺)。
优选的,所述防红外涂层中含有5-50wt%的纳米功能粒子,所述纳米功能粒子的粒径小于50nm。
优选的,所述所述纳米功能粒子为ATO(三氧化二砷)、ITO(氧化铟锡)、GZ(氧化镓锌)或AZO(掺铝氧化锌)。
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线导电层中纳米银线的含量大于40wt%,纳米银线的长径比大于400,纳米银线的直径小于50n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通过在基材层的一侧设置防红外涂层,在防红外涂层上再设置一层纳米银线导电层,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红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的结构图;
图2为对比例1的纳米银线防红外导电膜的结构图。
其中:1、基材层,2、防红外涂层,3、纳米银线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4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同位素提纯实验防护操作箱
- 下一篇:一种铠装多芯分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