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砂模产线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4279.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蔡玉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3/00 | 分类号: | B2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砂模产线 切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砂模产线切换装置,属于砂模铸造生产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在操作支架上设有升降装置,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避免阀门砂模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一砂模产线和第二砂模产线的表面产生摩擦的阀门砂模产线切换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第一砂模产线与第二砂模产线上方的操作支架,操作支架上设有用于夹持阀门砂模的夹持装置,所述操作支架与夹持装置之间设有滑移装置,滑移装置上设有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将夹持阀门砂模的夹持装置升起,然后再移动夹持装置,这样就避免了在移动过程中,阀门砂模的底面与第一砂模产线和第二砂模产线表面摩擦,使阀门砂模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模铸造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门砂模产线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砂模铸造是应用广泛的铸造形式。正如名称所示,就是用砂子制造铸模。砂模铸造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制模型(模样),然后在模样周围填满砂子,开箱取出模样以后砂子形成铸模。为了在浇铸金属之前取出模型,铸模应做成两个或更多部分;在铸模制作过程中,必须留出向铸模内浇铸金属的孔和排气孔,合成浇注系统。铸模浇注金属液体以后保持适当时间,一直到金属凝固。取出零件后,铸模被毁,因此必须为每个铸造件 制作新铸模。砂模加工厂可以铸造大型零件。铁铸造、青铜铸造、黄铜铸造与铝铸造都可以使用砂模。湿型铸造是另一种砂模铸造工艺,它的造价低廉,而且可以生产各种尺寸的零件。
如图1所示,在目前的阀门砂模1生产过程中,通过夹持装置6夹持成型好的阀门砂模1,然后通过滑移组件5将夹持阀门砂模1的夹持装置6从第一砂模产线2上移动到第二砂模产线3上。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阀门砂模1底面与第一砂模产线2和第二砂模产线3表面接触,当阀门砂模1从第一砂模产线2上移动到第二砂模产线3时,相互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导致阀门砂模1在移动过程中不便,甚至导致阀门砂模1脱离夹持装置6。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砂模产线切换装置,其通过在操作支架上设置能够带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具有避免阀门砂模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一砂模产线和第二砂模产线的表面产生摩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阀门砂模产线切换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砂模产线与第二砂模产线上方的操作支架,操作支架上设有用于夹持阀门砂模的夹持装置,所述操作支架与夹持装置之间设有滑移装置,滑移装置上设有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成型好的阀门砂模从第一砂模产线移动到第二砂模产线上时,首先使用夹持装置夹持阀门砂模,然后通过升降装置提起夹持阀门砂模的夹持装置,并通过滑移装置将夹持装置从第一砂模产线移动到第二砂模产线,接下来再通过升降装置降低夹持装置的高度,最后由夹持装置松开对阀门砂模的夹持,以此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升降装置将夹持阀门砂模的夹持装置升起,然后再移动夹持装置,这样就避免了在移动过程中,阀门砂模的底面与第一砂模产线和第二砂模产线的表面摩擦,移动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滑移装置上的升降座、与夹持装置连接的齿条、设置在升降座上用于驱动齿条升降的驱动装置,齿条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锯齿面,齿条与升降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滑移装置上的升降座、与夹持装置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穿过升降座且与升降座滑动连接,在升降座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条升降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升降夹持装置时,启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齿条相对于升降座上下移动,以此实现由齿条带动夹持装置的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装置有两个,齿条的两个锯齿面分别对应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座上的伺服电机、设置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4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叶片锁自动装配锁芯装置
- 下一篇:浇铸线套箱移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