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3913.9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9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斯泰克医疗器械(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F16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壳体 固定螺母 固锁装置 医疗器械 螺帽 本实用新型 活动螺栓 螺纹连接 短导管 橡胶垫 活动连接 金属壳体 嵌入装置 三通接管 外侧表面 线路管道 橡胶耳塞 长导管 耳环架 固锁架 上表面 拉扯 体内 侧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其结构包括:金属壳体、探听片、新型固锁架、短导管、三通接管、长导管、耳环架、橡胶耳塞、橡胶垫、调节螺帽、固定螺母、活动螺栓、装置壳体,橡胶垫位于装置壳体的内侧面并且与装置壳体相配合,固定螺母位于装置壳体的外侧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螺纹连接,调节螺帽位于固定螺母的前方并与装置壳体活动连接,活动螺栓位于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并且嵌入装置壳体内与装置壳体螺纹连接,装置壳体与短导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可以达到使得装置能够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可以放置线路管道因为拉扯的脱落,从而能够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疗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282612.4的一种口腔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包括杆体、固紧连接件、固紧件、医疗器械杆,所述杆体前端侧壁上设有若干咬合齿,所述固紧连接件前端设有凸出部,所述固紧连接件后端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咬合孔,所述咬合孔与咬合齿相适匹配,所述固紧连接件侧壁上通过螺栓将医疗器械杆固定在杆体上,所述固紧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紧连接件前端的凸出部,所述医疗器械杆穿过固紧件与杆体连接,所述固紧连接件内壁与医疗器械杆之间、医器械杆穿过固紧件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螺母固紧和啮齿咬合结构,可以保证口腔医疗器械与所配部件之间连接牢固,避免了医疗诊断过程中器械部件松脱、抖动等现象,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但现有技术无法使得装置能够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无法放置线路管道因为拉扯的脱落,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以解决无法使得装置能够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无法放置线路管道因为拉扯的脱落,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其结构包括:金属壳体、探听片、新型固锁架、短导管、三通接管、长导管、耳环架、橡胶耳塞,所述探听片位于金属壳体的下表面并与金属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长导管位于金属壳体的后侧面并且与嵌入金属壳体内,所述三通接管位于长导管的内表面并与长导管相配合,所述短导管位于三通接管的上表面并与三通接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新型固定架位于短导管的上表面并与短导管固定连接。
所述新型固定架设有橡胶垫、调节螺帽、固定螺母、活动螺栓、装置壳体,所述橡胶垫位于装置壳体的内侧面并且与装置壳体相配合,所述固定螺母位于装置壳体的外侧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帽位于固定螺母的前方并与装置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螺栓位于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并且嵌入装置壳体内与装置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装置壳体与短导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耳环架位于短导管的前表面并且通过新型固定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接管位于长导管的内表面并与长导管采用间隙配和。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耳塞固定安装在耳环架的前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长导管为塑性中空的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耳塞为椭圆形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长导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斯泰克医疗器械(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斯泰克医疗器械(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3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胸片防护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儿科听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