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3727.5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2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隆义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李先锋 |
地址: | 215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固定架 伸缩气缸 脱模杆 脱模 注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 模具仓 脱模架 注塑架 模具 影响产品外观 壳体中心处 气缸固定架 固定螺母 固定螺柱 螺旋固定 上下对称 受力变形 受力均匀 伸缩杆 中心处 注塑口 伸缩 壳体 焊接 嵌入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一侧壳体通过气缸固定架固定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通过伸缩杆与模具固定架内部的脱模架焊接,所述模具固定架另一侧壳体中心处通过固定螺柱螺旋固定有模具仓,所述模具固定架位于模具仓一侧的外侧固定有注塑架,且注塑架的中心处开设有注塑口,所述脱模架上通过固定螺母嵌入固定有脱模杆。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伸缩气缸和两个脱模杆,可以通过伸缩气缸控制脱模杆进行伸缩,从而实现自动进行脱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两个脱模杆上下对称进行脱模,从而使得模具受力均匀,防止因为模具没有完全冷却,导致受力变形,从而影响产品外观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
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就是注塑模具上一种用于脱模的结构,传动的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较为简单,且脱模的操作不够方便,同时容易影响产品的外形和外观,从而导致产品的品质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一侧壳体通过气缸固定架固定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通过伸缩杆与模具固定架内部的脱模架焊接,所述模具固定架另一侧壳体中心处通过固定螺柱螺旋固定有模具仓,所述模具固定架位于模具仓一侧的外侧固定有注塑架,且注塑架的中心处开设有注塑口,所述脱模架上通过固定螺母嵌入固定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所述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相对应处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上凹槽之间焊接有伸缩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脱模杆共嵌入连接有两个,且两个脱模杆关于脱模架水平中线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螺柱共嵌入固定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螺柱分别对称嵌入在模具仓的上下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塑口位于模具仓的水平中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关于脱模杆的水平中线 上下对称。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伸缩气缸和两个脱模杆,可以通过伸缩气缸控制脱模杆进行伸缩,从而实现自动进行脱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两个脱模杆上下对称进行脱模,从而使得模具受力均匀,防止因为模具没有完全冷却,导致受力变形,从而影响产品外观和精度,其次,通过设有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且在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可以通过伸缩弹簧将第一三角脱模架和第二三角脱模架支撑开,从而使得三角脱模架与模具本体接触面更大,防止因为接触面过小,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变形,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隆义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隆义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3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模具脱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