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03257.2 | 申请日: | 201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吉敏;熊民莉;吕学伟;贺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离心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金属颗粒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铁粉颗粒可以用来做还原剂,镍及其合金颗粒可用来生产不锈钢。
目前,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还原法、雾化法和电解法。其中,电解法仅用于生产高纯度及要求特殊性能的金属颗粒。矿石还原法制取金属颗粒,应用较为广泛,但生产流程相对复杂。以矿石还原法生产铁粉为例,需要经过两次还原过程,固体碳还原制取海绵铁过程和二次精还原过程,总共十几道工序,生产流程相对复杂。与前两种方法比较,雾化法最大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和成本低。
雾化法制取颗粒的原理是,借助于具有一定动能(高速)的流体将金属流喷散微粒,其细化的程度决定于流体的动能(流速、流量、气体性质等)以及流体流速与金属液流量的比值大小。
雾化法主要是用高压空气、氩气、氮气等(气雾化)和高压水(水雾化)作为喷射介质来击碎金属液体流。气雾化法进行生产时,由于冷却缓慢,金属颗粒在高温中停留时间长、颗粒表面氧化严重,而且颗粒越细越显著。此外,用高压空气作喷射介质进行雾化,由于换热效果相对较差,在雾化室底部热金属颗粒容易发生粘接,虽然粘接程度疏松,但仍需要一次粉碎工序。用高压水作喷射介质进行雾化,冷却速度快,颗粒表面氧化程度低,得到的金属颗粒球形度好。然而,无论是水雾化还是气雾化得到金属颗粒,都需要在高压条件下,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包括旋转粒化系统、冷却系统和金属颗粒收集结构;
旋转粒化系统:包括雾化室、转杯、法兰、连接轴和驱动电机;
所述雾化室的顶部具有熔融金属注入口,雾化室的底部分别具有金属颗粒出口和冷却水出口,其中,冷却水出口靠近雾化室的竖直侧壁;
所述转杯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孔,转杯和法兰位于雾化室的内部,转杯固定在法兰的上方,且转杯与熔融金属注入口相对设置;
所述连接轴为阶梯轴,连接轴设置在法兰的下方,且其顶部与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与连接轴连接,驱动连接轴沿其中心轴转动;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收集器、水槽、水泵、输水总管、多根输水支管、喷嘴、输水支管安装件和冷却水;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为环形结构,其上具有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所述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沿输水支管安装件周向布设;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直径小的一段上,且输水支管安装件的下端面抵在连接轴的阶梯处,输水支管安装件与连接轴直径小的一段转动配合;
所述冷却水收集器位于雾化室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的底部,该冷却水收集器上端的开口与冷却水出口相对;
所述冷却水放置在水槽中,水槽位于冷却水收集器的下方,冷却水收集器通过与其底部连通的水管与水槽连通;
所述输水总管的一端与水槽连通,输水总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输水支管的进水端连接;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分别从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中穿过,且每根输水支管与其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紧配合,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对应的安装一个喷嘴,所述喷嘴位于转杯的下方,且喷嘴的出水口朝向与该喷嘴相对的雾化室内侧壁;
所述冷却水通过水泵泵入输水总管中;
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包括金属颗粒收集器;
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位于雾化室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的底部,该金属颗粒收集器上端的开口与金属颗粒出口相对,用于收集从雾化室底部排出的金属颗粒。
作为优化,还包括设置在雾化室顶壁外侧的熔融金属注入结构;
所述熔融金属注入结构包括耐高温的容器和塞子;
所述容器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熔融金属注入口同轴设置;
所述塞子与所述通孔密封滑动配合,用于阻塞所述通孔。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水出口和金属颗粒出口均为环形结构,且沿雾化室底壁周向设置。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粒化系统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驱动电机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
作为优化,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为环形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收集器为环形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输水支管数量为4个。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喷嘴的俯仰角度可调。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收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3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