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医疗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02553.0 | 申请日: | 2017-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惠雄;李安宁;江巍;李思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25/00;A61M1/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导管 调整螺帽 发生移动 肺部 器械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挤压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 弹性线圈 连接主体 密封功能 密封结构 目标位置 手术过程 相对连接 远端移动 导管座 肺减容 输送器 形变 抽吸 灌洗 可用 受力 锁紧 痰液 限位 变形 诊疗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医疗导管,通过设置导管座内可相对连接主体发生移动的调整螺帽和连接主体内的受力可发生形变的密封结构,当调整螺帽向远端移动时挤压密封结构使其变形,可实现对输送器械的锁紧限位或自身密封功能。能够在介入领域的肺减容手术中限制弹性线圈输送器的位置,不发生移动,实现器械的精准释放,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肺部痰液的快速抽吸,缩短手术的时间。此外,该介入医疗导管还可用于肺部的诊疗,如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可实现目标位置准确灌洗,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医疗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日益成熟,支气管镜的应用不再限于观察到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甚至能观察到亚段支气管。通过支气管镜可以观察支气管树解剖情况及其因病变而产生的扭曲变形,还可以用于治疗咯血、气管异物取出和气管支架的放入等。目前利用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支气管深处的气管直径较小且弯曲角度大,利用支气管镜仍然有亚段以远的支气管及肺部病变区域难以到达,需要同时使用相关介入器械,如导管到达病变区域,进行诊断和治疗。
肺气肿是一种常见肺部疾病,尤其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传统上,肺气肿的内科治疗包括吸氧、预防肺部感染、支气管解痉等,但疗效极为有限;外科治疗则多以肺减容手术为主,也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如:存在较多例如麻醉及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术前疗效难以预测、术后无法弥补因切除过多或过少所造成疗效不理想的结果,限制了外科手术的应用。目前,国际上主要关注一种肺部介入方式治疗肺气肿,利用弹性线圈实现肺部减容。该术式需要用到的器械主要为支气管镜、弹性线圈及输送器、导丝和输送导管。通过支气管镜、导丝和导管建立体外到体内肺部病变的区域的通道,通过输送导管,将连接有弹性线圈的输送器送到部分支气管镜难以到达的肺气肿区域,然后释放解脱弹性线圈,利用弹性线圈的形状记忆功能,恢复形变至自然形状(即不受外力时的形状),同时气肿区在弹性线圈的牵拉作用下被挤压,支气管内的气体排出,肺气肿区的肺组织体积减小,从而使周边相对健康的肺组织更好地发挥生理功能。肺气肿多发病缓慢,大部分病人有慢性咳嗽、咳痰史,在使用弹性线圈进行肺减容手术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痰液影响支气管镜的视野,因此需要进行痰液抽吸作业。使用支气管镜进行抽吸操作时,需要将输送导管撤出支气管镜并将支气管镜的外部工作通道入口密封才能进行抽吸,抽吸完后再插入输送导管继续进行术式,若发现病人在多个区域有痰液需进行多次抽吸,势必会因为输送导管的多次撤离和再插入导致手术时间加长和医生的操作繁琐。此外在释放弹性线圈时,需要将器械准确地定位在肺气肿区域后再释放,因此在支气管镜影像或X射线的辅助下,一旦定位完成后需要保证弹性线圈输送器不再发生移位,然后通过外部手柄的操作完成弹性线圈的释放。
另外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也会使用支气管镜。但由于支气管的管腔直径和支气管镜的远端直径限制,往往更深处的支气管部位难以到达,通过灌洗得到的灌洗液不一定曾经流淌在目标区域位置,因此导致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存在偏差,耽误患者治疗的时间。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介入医疗导管,使其能用于肺部病变的诊疗。在辅助肺减容手术中弹性线圈的植入时,能提供限位的功能,保证弹性线圈的精准释放;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痰液抽吸时,能提供密封支持,实现快速抽吸,避免因反复插入和撤出输送器造成操作繁琐;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能使灌洗液深入且准确地流淌至目标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医疗导管,包括导管和连接于所述导管的近端的导管座,所述导管座包括接头主体、调整螺帽和密封结构,所述接头主体的远端开设有通孔,近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贯通,所述导管与所述接头主体连接,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管的空腔连通,所述密封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过盈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具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调整螺帽与所述第一凹槽活动连接,所述调整螺帽沿所述第一凹槽从近端向远端移动以抵压所述密封结构,以使得所述密封结构的所述过孔的内径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2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