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1644.2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1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和诚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喷射泵,所述壳体内设有冷凝腔和蒸发腔,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腔设有给水管路、冷凝水管路和抽真空管路,所述抽真空管路与所述喷射泵连通,所述给水管路与所述蒸发腔连通,所述蒸发腔内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有缸套水进口、缸套水出口和浓缩海水管路,所述浓缩海水管路与所述喷射泵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用喷射泵进行抽水和抽气,可充分利用海水的动能,明显提高喷射泵的抽吸能力,降低压强,从而降低海水蒸发沸点,提高淡水出水率,且该装置承压能力强,其结构稳定,受压后不易变形,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球71%的表面都被水覆盖,而能供人们生活用的淡水资源仅仅占全部水资源的2.5%,与其相对应的海水含量却占据了97.5%,随着世界人口增长、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淡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非常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水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视,通过海水淡化方法,获得淡水资源也被认为是最佳途径,随之出现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也非常之多,主要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太阳能法、特制膜过滤法等等,而其中被广泛应用且技术发展较成熟的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以及蒸馏法。
反渗透法实现海水淡化,主要借用装置中的一种半透膜,使得膜两侧产生渗透压,再在盐水一侧施加外界压力,且该压力值要大于渗透压,于是,盐水中一部分水就反渗透到淡水一侧,从而实现分离出淡水的目的。该法应用较早且技术相对成熟,但问题是在淡化过程中,需要很高的外界压力,对配套设施要求较高,设备维修也较麻烦,因此提高了淡化成本。
电渗析法实现海水淡化,其核心组成部分就是离子交换膜,在高强电压的作用下,海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选择透过交替组合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在不同的收集设备中分别得到淡水和浓缩海水,从而实现海水分离的目的。该法在化工、能源、生物制药等都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但该法的缺点是在淡化海水的过程中,离子交换膜常常会被离子积累导致膜污垢阻塞,必须定期清除,除此之外,由于要施加很强的电压,能耗也较大。
蒸馏法是三种主要淡化方法中最经济实用的方法,蒸馏法通过蒸馏海水,使海水中淡水汽化,再将水蒸气泠凝获得淡水。蒸馏法具有可利用电厂和其他工厂的低品位热、对原料海水水质要求低、装置的生产能力大等优点,是当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之一。现有的海水淡化装置存在成本较高,淡化效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成本低,淡化效率高的海水淡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喷射泵,所述壳体内设有冷凝腔和蒸发腔,所述冷凝腔位于所述蒸发腔的上方;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有冷凝器端盖,所述冷凝器端盖设有冷却海水进口和冷却海水出口,所述冷却海水进口与所述喷射泵连通,所述冷却海水出口通过给水管路与所述蒸发腔连通,所述给水管路上设有给水阀,所述冷凝腔设有冷凝水管路,所述冷凝腔通过抽真空管路与所述喷射泵连通;所述蒸发腔内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有蒸发器端盖,所述蒸发器端盖设有缸套水进口和缸套水出口,所述蒸发腔设有浓缩海水管路,所述浓缩海水管路与所述喷射泵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凝腔与所述蒸发腔之间设有淡化海水存储装置,所述淡化海水存储装置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缝隙。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淡化海水存储装置呈弧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凝水管路连通有冷凝水输出装置,所述冷凝水输出装置包括水泵、分别与所述水泵连通的合格淡水排放管路和超标淡水排放管路,所述合格淡水排放管路和超标淡水排放管路分别设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和诚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大冶和诚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1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