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仪表板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0992.8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月忠;方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仪表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仪表板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驾车出行时,驾乘人员经常需要使用移动设备,例如手机进行导航。然而,在使用手机导航的时候,通常汽车上没有合适的地方来固定手机。
驾驶员一般将导航手机放置在腿部,当驾驶员需要查看行驶路线时,需要手持手机进行查看。这样,驾驶员需要腾出一只手来握持手机,对驾驶造成不便。或者,驾驶员将手机夹持于空调出风口,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冷气或暖风的供给,另一方面,驾驶员在查看手机屏幕时,视线会偏离车辆行驶方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可见,现有车辆存在移动设备固定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仪表板和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存在移动设备固定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仪表板,所述仪表板上设置有容置腔和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所述仪表板连接,所述盖板绕所述转轴转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容置腔;
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上还设置有搁置板,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为朝向所述容置腔的面;
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搁置板随所述盖板的开启朝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盖板的开启角度达到预设角度时,所述搁置板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盖板盖合所述容置腔时,所述盖板与周边仪表板形成整体仪表板。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上还设置有锁闭挂钩,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锁闭滑块,所述锁闭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锁闭滑块移动的开关,所述锁闭挂钩与所述锁闭滑块配合时,所述盖板对所述容置腔实现盖合。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锁闭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压簧。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转轴通过拉簧连接,所述拉簧的一端挂于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挂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拉簧实现开启。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于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上,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卷簧,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底部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所述卷簧与所述盖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侧壁集成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所述搁置板的中部开设有缺口。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凹陷腔。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第一面上粘贴有软胶垫。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仪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驾驶员在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导航时,可以将移动设备固定于车辆仪表板的上部,这样,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能够方便的查看导航地图,并且视线始终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不会影响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车辆仪表板,仪表板1上设置有容置腔2和盖板3,盖板3通过转轴4与仪表板1连接,盖板3绕转轴4转动以开启或关闭容置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0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的汽车音响
- 下一篇: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