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9470.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隆基;张保生;方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燃气 脉动 燃烧 稳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脉动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包括进口阀门、多孔介质室、连续点火器、燃烧室和尾管,其特征是,所述多孔介质室的前端与进口阀门连接,后端与燃烧室连接,所述尾管与燃烧室的后端连接,所述连续点火器布置在多孔介质室的出口即燃烧室的前端,所述多孔介质室填充多孔介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避免燃气热值低导致的点不着火或着火后很快熄火的问题,以及燃气浓度处于爆炸范围导致的点火爆炸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脉动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脉动燃烧是指在声场或脉动流作用下,在燃烧区内表征燃烧过程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气流速度及热释放率等稳态变量都随时间周期性波动的燃烧过程。由于脉动强化了气流中质量、动量和热量的传递,使得脉动燃烧技术相对于稳态燃烧技术来说,具有燃烧强度高、燃烧效率高、传热效率高、总体热效率高、排烟污染小、结构简单紧凑、自吸增压等优点。
脉动燃烧技术常常被用于气体燃料的燃烧。但是当燃气浓度较低时,比如煤矿瓦斯的浓度常常低于15%,脉动燃烧往往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燃气热值低,导致不着火或着火后很快熄火;二是燃气浓度往往处在爆炸范围,导致爆炸。
因此,低浓度燃气的脉动燃烧存在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包括进口阀门1、多孔介质室2、连续点火器3、燃烧室4和尾管5,其特征是,所述多孔介质室2的前端与进口阀门1连接,后端与燃烧室4连接,所述尾管5与燃烧室4的后端连接,所述连续点火器3布置在多孔介质室2的出口即燃烧室4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介质室2填充多孔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避免燃气热值低导致的点不着火或着火后很快熄火的问题,以及燃气浓度处于爆炸范围导致的点火爆炸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口阀门,2-多孔介质室,3-连续点火器,4-燃烧室,5-尾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稳定装置,包括进口阀门1、多孔介质室2、连续点火器3、燃烧室4和尾管5,其特征是,所述多孔介质室2的前端与进口阀门1连接,后端与燃烧室4连接,所述尾管5与燃烧室4的后端连接,所述连续点火器3布置在多孔介质室2的出口即燃烧室4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介质室2填充多孔介质。
在进口阀门1和燃烧室4之间设置一个多孔介质室2,里面填充多孔介质,同时在多孔介质室2出口即燃烧室4前端设置连续点火器3。多孔介质可以预热可燃气体,配合连续点火器3的连续点火能量,可以解决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过程中着火困难的问题;多孔介质还可以实现可燃气体流的分割,解决低浓度燃气脉动燃烧过程中爆炸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9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冲及列车制动闸片粉末冶金压粉机器
- 下一篇:一种减速器高速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