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米滚桶式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6990.6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龙窖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刘国鼎 |
地址: | 41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滚桶式 抛光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米滚桶式抛光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滚桶式抛光机,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机壳的内设抛光筒,该抛光筒内设有带通风孔和砂盘的抛光辊,该抛光辊的一端通过驱动轴与旋转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轴与风冷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作大米抛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抛光机,尤其涉及一种大米滚桶式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是大米精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大米抛光的实质是一种加湿擦离的工艺过程,是将符合一定精度的白米,经水润湿后,进行抛光,使米粒晶莹光洁、不粘附糠粉、不脱落米粉,从而改善其储存性能,提高其商品价值。
目前,常用的抛光设备大多采用铁棍聚氨酯抛光带,有些使用牛皮、鬃刷、铁针草刷等材料刷米,或二合一抛刷结合,此类材料的确能有效擦离米粒表层附着物,增加大米光洁度,但连续使用后,随着抛光室内温度升高,聚氨酯软化,阻力也随之增加,导致碎米剧增,新产生的淀粉重新附着在米粒表面,不仅抛光效果差,而且碎米率较高。其次,现有的抛光设备,大多不易控制抛光温度,而抛光温度过高,则容易增加碎米率,降低了抛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米滚桶式抛光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筒与抛光辊共轴旋转,迅速对大米进行抛光处理,能够迅速、彻底地擦落大米表层的附着物,提高大米的光洁度,并能迅速降低抛光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抛光效果,降低了碎米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滚桶式抛光机,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机壳的内设抛光筒,该抛光筒内设有带通风孔和砂盘的抛光辊,该抛光辊的一端通过驱动轴与旋转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轴与风冷装置相连。
所述通风孔是带有网罩的通风孔,防止米粒进入抛光辊空心区。
所述砂盘是半圆形砂盘,更柔和的抛光大米,减少产生碎米。
所述机壳底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撑腿。
所述抛光辊是可旋转的空心圆筒,该抛光辊的一端与驱动轴相连,另一端与出风管连通。
所述风冷装置由进风管、冷风箱和出风管构成,冷风箱一端连通进风管,另一端连通出风管,该出风管通过微型鼓风机与抛光辊连通。
所述旋转装置由调速电机、驱动轴、驱动套管构成,该调速电机为驱动轴提供动力,驱动轴与驱动套管紧配合,并与抛光辊连接。
所述驱动套管通过连接杆与抛光筒连接,驱动套管在抛光筒的中心位置。
所述旋转装置外部设有电机套。
所述机壳与地平面呈30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筒与抛光辊共轴旋转,迅速对大米进行抛光处理,能够迅速、彻底地擦落大米表层的附着物,提高大米的光洁度,同时斜桶式设计,在中心轴处设有进米口和出米口,可继续不断的进行加工,抛光辊中设有抛光辊空心区鼓风出来,使米从内向外迅速降低抛光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抛光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半圆砂盘设计更柔和的抛光大米,降低了碎米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C-C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米口,2—调速电机,3—电机套,4—驱动套管,5—驱动轴,6—抛光辊,7—砂盘,8—通风网,9—抛光筒,10—抛光辊空心区,11—机壳,12—出风管,13—冷风箱,14—进风管,15—出米口,16—连接杆,17—支撑腿,18—风冷装置,19—旋转装置,20—微型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龙窖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龙窖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6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纳米孔DNA测序技术的反应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