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6961.X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缪尉杰;罗志锋;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杜娟;徐坤;张楠林;曾禄轩;吴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08 | 分类号: | B07B1/0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自动 筛选 功能 支撑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本实用新型属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常规油气的开采已经进入衰竭期,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成为了能源需求增长下的奠基石,水力压裂技术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最有效手段,评价水力压裂施工效果的重要依据便是裂缝导流能力,而支撑剂粒径大小及分选规律是制约裂缝导流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支撑剂的粒径由于筛选工作的不到位使得粒径分布不均匀,分选效果不佳,支撑剂在地层流动中颗粒空隙会被相互充填而堵塞压裂通道,降低施工效果。这是由于筛选过程需要全程使用人力不间断的做拖腕离心运动,长时间的劳动会使人肌肉疲乏、注意力分散,最终使得受力发生变化,筛选效果不佳。因此开发出一种既能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又能保证分选精度要求的支撑剂分选器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出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包括动力装置、主动齿轮轴承、主动齿轮、被动齿轮、旋转主轴承、旋转圆盘、固定插孔、固定插销、6~20目筛网、20~40目筛网、40~70目筛网、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通过主动齿轮轴承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旋转圆盘固定在旋转主轴承上;通过固定插销与旋转圆盘上固定插孔的配合使得相应目数筛网及收集器连接在旋转主轴承上。
所述动力装置将旋转动力通过主动齿轮轴承反馈给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将传递动力变向后的结果发送给被动齿轮,完成力的方向转变;所述被动齿轮在接到转向后动力带动旋转主轴承和旋转圆盘相配合转动,进而带动6~20目筛网和20~40目筛网、40~70目筛网、收集器旋转完成分选过程;所述固定插孔和固定插销做链接用途,保证旋转圆盘同分选筛网及收集器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备自动功能,满足现场施工精度;(2)通过可换筛网使得粒径分选可控;(3)成本低,设备简单,便于安装以及推广;(4)劳动强度低,便于长时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啮合图;
图中所示:1—动力装置、2—主动齿轮轴承、3—主动齿轮、4—被动齿轮、5—旋转主轴承、6—旋转圆盘、7—固定插孔、8—固定插销、9—6~20目筛网、10—20~40目筛网、11—40~70目筛网、12—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包括动力装置1、主动齿轮轴承2、主动齿轮3、被动齿轮4、旋转主轴承5、旋转圆盘6、固定插孔7、固定插销8、6~20目筛网9、20~40目筛网10、40~70目筛网11、收集器12;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1通过主动齿轮轴承2与主动齿轮3连接;主动齿轮3与被动齿轮4啮合连接;旋转圆盘6固定在旋转主轴承5上;通过固定插销8与旋转圆盘6上固定插孔7的配合使得6~20目筛网9、20~40目数筛网10、40~70目数筛网11及收集器12连接在旋转主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将固定插销8插入固定插孔7中固定上部分选装置;将需要分选的压裂支撑剂倒入6~20目数筛网9中;关闭收集器12入口,防止支撑剂被抛出;摇动动力装置1产生旋转带动整个装置运动开始分选;在经过规定时间分选后,支撑剂粒径小于20目的颗粒存在于6~20目数筛网9中,支撑剂粒径在20~40目的颗粒存在于20~40目数筛网10中,支撑剂粒径在40~70目的颗粒存在于40~70目数筛网11中,支撑剂粒径大于70目的颗粒存在于收集器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6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