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通轴单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6751.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胡晓;叶兰成;姚临喆;刘春伟;朱明江;苗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H57/023;F16H57/027;F16H57/029;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单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贯通轴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贯通轴传动组件利用减速器齿轮飞溅的齿轮油润滑,经常出现由于贯通轴轴承润滑不良导致的贯通桥总成寿命下降,或飞溅的齿轮油夹杂颗粒导致轴承损坏或油封漏油。且现有的贯通轴传动组件需逐件装配,延长装配节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贯通轴单元独立分装,再以总成形式装配到减速器总成上,缩短了装配节拍,提升了装配效率、具有独立润滑机构、独立密封机构独立加油、放油机构,可靠性得到提升的贯通轴单元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贯通轴单元结构,该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贯通轴1、卡环2、挡圈3、第一油封 4、油封座5、O形环6、第一螺栓7、加油螺塞8、轴承9、第二油封10、轴承座11、放油螺塞12、第二螺栓13;所述的贯通轴1下端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二螺栓13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油封10设置在轴承座11下端面的销圆形孔内;所述的轴承9设置在轴承座11 上端面的大圆形孔,并以大圆形孔端面轴向定位;所述的放油螺塞12与轴承座11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的挡圈3的内孔与贯通轴1的外径过盈配合固定轴承9的内环;所述的卡环2装入贯通轴1的环形槽内,卡环2的环形端面与挡圈3的端面配合,锁止挡圈3;所述的O形环6的油封座5的圆形外止口装入轴承座11的圆形内止口,并用第一螺栓7固定,用于轴承9的外环定位;所述的第一油封4的外径装入油封座5的内孔,并保持第一油封4 的端面与油封座5的端面重合;所述的轴承座11的加油孔加入适量的齿轮油并通过加油螺塞8固定;所述的轴承座11的加油孔采用锥螺纹孔结构,位于轴承座11的侧面。
所述的加油螺塞8的加油螺塞孔及螺塞孔下的矩形凹槽结构为上油道;所述的放油螺塞12的放油螺塞孔及放油螺塞孔下的长条形凹槽结构为下油道,下油道连通到第二油封 10。
所述的贯通轴1采用法兰轴结构。
所述的贯通轴1上开有1个通气孔,该通气孔位于油封座5的上端面,为L形轨迹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密封腔体,并具有相应的加油、放油结构,密封结构,通气结构,油道结构,轴承固定结构等;
2、本实用新型采用法兰轴结构,相比突缘、贯通轴组合结构更加简约;采用挡圈安装轴径,卡环槽等结构,用于固定轴承;采用法兰端面齿结构,保证与传动轴的连接更可靠;
3、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结构,采用加油螺塞孔及上油道结构,采用防油螺塞孔及下油道结构,保证润滑油的循环润滑和颗粒沉淀;采用油封孔结构,用于油封的安装;采用轴承孔结构,用于轴承安装;采用密封倒角结构,用于安装O形环;
4、本实用新型的油封座结构,其结构采用通气孔结构,用于保证与减速器内腔的通气;采用油道结构,用于润滑油循环;采用油封孔结构,用于装配油封;采用环形凸台结构,用于轴承外环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减速器总成上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贯通轴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剖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侧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油封座剖视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油封座侧视示意图。
图中:1、贯通轴;2、卡环;3、挡圈;4、第一油封;5、油封座;6、O形环;7、第一螺栓;8、加油螺塞;9、轴承;10、第二油封;11、轴承座;12、放油螺塞;13、第二螺栓;14、贯通轴单元;15、桥壳总成;16、第三螺栓;17、环形凸台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贯通轴单元结构,该贯通轴单元14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贯通轴1、卡环2、挡圈3、第一油封4、油封座5、O形环6、第一螺栓7、加油螺塞8、轴承9、第二油封10、轴承座11、放油螺塞12、第二螺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6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