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主轴气压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4766.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3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科;吴智恒;黄栋;陈敏;梁澜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沈悦涛;刘媖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主轴 增压环 气道 环本体 整流环 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 防水结构 出气口 主气道 吹气 气压 环形空气 出气道 防护层 集气腔 前端部 外侧壁 内轴 连通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主轴气压防水结构,包括外壳、轴承座,在外壳内轴向设有吹气主气道,在轴承座右侧、轴承座左侧、外壳的前端部上分别设有与吹气主气道连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子气道,第一、第二子气道上出口出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增压环,第一增压环的出气口小于第二增压环的出气口,在第三子气道的出口处设有整流环,整流环包括环本体,环本体内设有集气腔,在环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条斜出气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整流环的第三子气道,能使电主轴前端形成环形空气防护层,减少水分从电主轴前端的缝隙进入。由于设置了第一、第二增压环,能够第二子气道的气体的排出更顺畅,有效阻止水进入电主轴缝隙中,减少电主轴损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主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主轴气压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主轴是现代高速切削新兴的产物,其具有高精度、高转速的特点;电主轴的结构通常包括无外壳电机、主轴、轴承、主轴单元壳体、驱动模块和冷却装置等组成。电机的转子采用压配方法与主轴做成一体,主轴则由前后轴承支承。电机的定子通过冷却套安装于主轴单元的壳俸中。主轴的变速由主轴驱动模块控制,而主轴单元内的温升由冷却装置限制。在主轴的后端装有测速、测角位移传感器,前端的内锥孔和端面用于安装刀具。由于电主轴将电机集成于主轴单元中,且转速很高,任何进水都将对电主轴的运行造成影响。为了防止电主轴工作时水进入机体内部,必须采取防水结构,现有的迷宫防水是在轴承座右侧、轴承座左侧上分别设有子气道,利用吹气防止水进入店主轴内部,但是现有的防水结构,因轴承两侧的气压一致,轴承右侧的气道受左侧气道的影响,出气不顺畅,不能气道很好的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防止电主轴内部进水的电主轴气压防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主轴气压防水结构,包括外壳、轴承座, 在外壳内轴向设有一条吹气主气道,在轴承座右侧、轴承座左侧分别设有与吹气主气道连通的第一子气道、第二子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气道和第二子气道上出口出分别设有第一增压环、第二增压环,第一增压环的出气口小于第二增压环的出气口;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部上还设有与吹气主气道连通的第三子气道,在第三子气道的出口处固定设有整流环,整流环包括环本体,环本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三子气道出口相连通的集气腔,在环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条连通集气腔的斜出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气道的进口端上还设有一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减压块,减压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U形减压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斜出气道设有六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三子气道,并在第三子气道设有整流环,能够使电主轴前端形成环形空气防护层,减少水分从电主轴前端的缝隙进入。由于设置了第一增压环和第二增压环,使轴承座右侧的第一出气通道出气压力大于左侧第二出气通道的压力,能够使气体的排出更顺畅,更有利于阻止水进入缝隙中,达到了防水目的,防止了电机及轴承内部进水,减少电主轴损坏的风险,有助于延长电主轴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环的结构说明图。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主轴气压防水结构,包括外壳1、轴承座2, 在外壳1内轴向设有一条吹气主气道3,在轴承座2右侧、轴承座2左侧和外壳1的前端部上分别设有与吹气主气道3连通的第一子气道4、第二子气道5和第三子气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4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刀柄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床主轴自动通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