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鸣音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2394.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7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付际;王峰乐;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鸣音 检测信号 采集装置 皮肤表面 贴合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处理部件 贴合部件 柔性聚合物材料 便于携带 柔性基底 信号处理 终端设备 承载 关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肠鸣音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部件,获取与用户的肠鸣音相关联的检测信号;处理部件,获取检测信号并对检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使终端设备根据处理后的检测信号获取用户的肠鸣音数据;贴合部件与用户的待检测部位的皮肤表面贴合,以使装置贴合在皮肤表面上;以及柔性基底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用于承载检测部件、处理部件和贴合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肠鸣音采集装置,贴合于用户的待检测部位的皮肤表面、便于携带,且获取肠鸣音数据的准确性高、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鸣音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需通过医疗器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检查,而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病患的患病情况,以使病患可以得到快速、准确的治疗。
以肠鸣音为例,肠鸣音是肠道蠕动时,肠道内部气体和液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健康的人肠鸣音的频率大概为每分钟4次左右,并随着消化活动和休息活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人身体出现某些疾病时,会出现异常肠鸣音。因此,肠鸣音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健康指标,肠鸣音的检查是一般的体检项目,也是消化科的必查项目。
相关技术中,存在医护人员通过听诊器人工检测和利用肠鸣音检测设备测量病患肠鸣音两种肠鸣音检测方式。但是,利用听诊器测量病患的肠鸣音,医护人员需将听诊器贴于病患腹部肚脐周围进行长达几分钟的检测,以确定肠鸣音的次数和响声等。这种方式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查房和门诊效率,且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而肠鸣音检测设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难以与腹部完好贴合,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且这类硬质的肠鸣音检测设备较为笨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运动,难以做到长期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肠鸣音采集装置,以解决肠鸣音检测设备笨重,不便于用户携带,难以长期监测,检测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肠鸣音采集装置,包括:
检测部件,获取与用户的肠鸣音相关联的检测信号;
处理部件,获取所述检测信号,并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使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后的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用户的肠鸣音数据;
贴合部件,与所述用户的待检测部位的皮肤表面贴合,以使所述装置贴合在所述皮肤表面上;以及
柔性基底,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用于承载所述检测部件、所述处理部件和所述贴合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检测传感器,
所述信号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外壳,用于收集所述待检测部位发出的声信号,所述外壳围绕所述信号检测传感器,并在所述信号检测传感器内部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中;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电极构成第一电容;
所述第二电极,基于所述声信号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第一电容的电荷和/或电容;
其中,所述检测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金属电容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驻极体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检测传感器还包括:
阻抗层,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且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侧,以匹配所述待检测部位的皮肤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声阻抗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部件包括MEMS麦克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外侧轮廓的轮廓形状包括圆柱形和立方体形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2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