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2236.5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萧建虎;李勇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易德龙电子元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48 | 分类号: | G01D5/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压电晶片 超声波传感器 匹配层 匹配层材料 底座 测量盲区 壳体一端 表平面 灵敏度 柔性胶 通过点 无间隙 粘合 膏状 回波 晶片 壳体 刷胶 粘接 固化 加热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及放置在壳体内的压电晶片,所述壳体一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压电晶片朝向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柔性胶,另一侧固定有匹配层。通过点胶或刷胶的方法把搅拌后的膏状匹配层固定在压电晶片上,与之表平面无间隙粘合,再通过加热使匹配层材料充分固化从而使匹配层与压电晶片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传感器,余振大幅度减少,减少了测量盲区。本实用新型的匹配层材料与晶片粘接一体的方法使回波灵敏度得到提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增加低且性能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0.08米的测试盲区的超声波传感器在设备上的运用,决定了设备必须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以便超声波传感器能够分辨余振(杂波)与一次回波(有用的反馈),这样设备就不得不设计得比较大而笨重。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匹配层材料1、晶片2和橡胶件3,其中晶片2单独制作,然后用环氧与晶片粘接,性能降低,橡胶件3的阻尼作用,受结构影响,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超声波传感器,使得设备可以小型化,减少余振、增加回波灵敏度以提高传感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及放置在壳体内的压电晶片,所述壳体一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压电晶片朝向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柔性胶,另一侧固定有匹配层。
优选的,所述匹配层以密度1.16的环氧作为载体,按环氧:玻璃微珠:固化剂=1:(0.65~0.75):(0.4~0.5)的比例添加玻璃微珠及固化剂,再按环氧:环氧硅烷偶联剂=1:(0.010~0.013)添加环氧硅烷偶联剂并真空均匀搅拌,分别在40℃±5℃经7~8小时、70℃±5℃经8~10小时固化而成。
优选的,通过点胶或刷胶的方法把搅拌后的膏状匹配层固定在压电晶片上,使匹配层与压电晶片的一侧表平面无间隙粘合,再通过加热使匹配层材料充分固化从而使匹配层与压电晶片成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但不限于圆柱形或方形。
优选的,所述柔性胶固化后的邵氏硬度范围为A15~A40。
优选的,所述柔性胶是UV胶、硅胶或环氧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传感器,余振大幅度减少,减少了测量盲区。
2、本实用新型的匹配层材料与晶片粘接一体的方法使回波灵敏度得到提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增加低且性能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在0.04米时的测量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传感器在0.04米时的测量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1及放置在壳体内的压电晶片2,所述壳体一端安装有底座3,所述压电晶片朝向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柔性胶5,另一侧固定有匹配层4。具体实施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易德龙电子元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易德龙电子元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2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纠偏器
- 下一篇:一种工业零件检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