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榫卯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2136.2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万千;柯清;冀瑶慧;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2/12 | 分类号: | F16B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木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榫卯构件,包括木质的榫头、与所述榫头配合的金属材质的卯本体以及金属材质的柱型紧固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榫卯构件,采用金属材质的卯本体作为连接件将设置有榫头结构的木质件连接起来,不使用胶黏剂等进行辅助连接,绿色环保;同时,可实现多次拆装,解决了传统实木榫卯不可多次拆卸以及不利于构件替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木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榫卯构件。
背景技术
实木家具的连接以木材与木材之间的榫卯接和为主,由于木材本身材料的各向异性,使得在连接时榫头和榫孔须满足较为严苛的尺寸规范,所以在传统榫卯连接中,同一连接部位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会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榫卯接合方式,不利于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另外,现有实木的榫卯接合都需要用胶进行加固,使得实木家具难以拆卸和进行平板化运输,同时也不利于维修、更换损坏部件。
可见,现有实木家具的榫卯结构在不同构件组合时由于精度要求较高且需要采用胶连接,所以难以拥有统一的标准接口、且形式繁多,导致构件间的替换和机械加工困难,从而制约了实木家具的模块化、可拆卸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榫卯结构,以解决目前实木家具的榫卯构件间替换困难、难以进行可拆卸化设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榫卯构件,包括木质的榫头、与所述榫头配合的金属材质的卯本体以及金属材质的柱型紧固件;
所述榫头与待连接的木质件为一体结构,所述榫头上设置有贯穿其相对两侧面的第一连接孔;
所述卯本体至少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卯眼组件,所述卯眼组件包括在卯本体的同一个侧面上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卯眼,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板面上对齐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相同;
所述榫头与所述卯眼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榫头卡在所述卯眼内,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对齐设置,所述柱型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所述榫头和所述卯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榫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适配,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适配,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厚度与所述卯眼的宽度一致;
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贴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中上部,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中下部,所述榫头的横截面呈类“Z”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不大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长度以及宽度的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柱型紧固件为带有螺纹的销钉或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卯本体的同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卯眼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距离的2/5。
进一步地,所述卯眼组件与所述卯本体为一体结构的金属件。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2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药标本采集温控装置
- 下一篇:电池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