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2061.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王联长;蒲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8 | 分类号: | H01H50/08;H01H50/04;H01H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其包括继电器壳体,继电器壳体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方与其配合的罩壳,继电器壳体内部设置电磁系统以及与电磁系统配合使用的接触系统,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线圈组件以及设置在电磁线圈组件外侧的轭铁;还包括照明附件,照明附件包括与电磁线圈组件并联的灯管,照明附件设置在轭铁上侧与其相连,照明附件位于电磁系统与罩壳之间,罩壳上部设置用于透光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灯管上方与其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小型电磁继电器结构简单,照明附件装配简单、稳定,用户可直观识别电磁线圈的通电/断电状态,而且识别更方便、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照明附件一般安装并封闭在透明的罩壳内,以指示电磁系统的通电/断电状态。现有小型电磁继电器的照明附件多存在以下问题:
一、照明附件装配不稳定,其装配位置容易因电磁系统的振动而发生位移,影响用户观察;二、由于小型电磁继电器内部空间的限制,照明附件的装配方式繁琐,装配效率低。三、电磁线圈通电时,照明附件发光指示电磁线圈通电状态,但照明附件发出的光穿过罩壳后,会有显著衰减,影响识别效率,甚至在一些特殊状况下,如强光照射时,会导致无法识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结构简单,照明附件装配简单、稳定,用户可直观识别电磁线圈的通电/断电状态,而且识别更方便、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其包括继电器壳体,继电器壳体包括基座2以及设置在基座2上方与其配合的罩壳1,继电器壳体内部设置电磁系统以及与电磁系统配合使用的接触系统4,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线圈组件31以及设置在电磁线圈组件31外侧的轭铁32;
还包括照明附件6,照明附件6包括与电磁线圈组件31并联的灯管61,照明附件6设置在轭铁32上侧与其相连,照明附件6位于电磁系统与罩壳1之间,罩壳1上部设置用于透光的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位于灯管61上方与其相连。
优选的,所述灯管61竖直设置在电磁系统上方,灯管61的上端插入第一通孔11中,第一通孔11的内径与灯管61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灯管61为发光二极管,灯管61还串接一分压电阻。
优选的,所述照明附件6还包括灯架62,灯管61固定设置在灯架62上侧一端,灯架62下侧与轭铁32卡接。
优选的,所述灯架62上侧一端设置用于装配灯管61的灯槽,灯架62下侧设置卡手621。
优选的,所述灯槽622两侧设置用于走线的狭缝,灯架62上侧另一端设置电阻装配槽,电阻装配槽内部一侧设置电阻卡台623,灯管61串接一分压电阻,分压电阻设置在电阻装配槽中位于电阻卡台623下方,灯架62下侧两端设置卡手621,卡手621卡置在轭铁32宽度的两端,灯架62下侧中部设置灯架定位凸台624,轭铁32上侧设置与定位凸台624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组件31包括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中部的铁芯以及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
所述轭铁32为L字形结构,其包括相互垂直相连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水平设置在电磁线圈组件31上方,竖直板一侧与线圈骨架的一端、铁芯的一端相连,竖直板的下端与基座2相连。
优选的,所述接触系统4包括与电磁线圈组件31配合使用的动衔铁组件、装配在动衔铁组件上的动触头,以及插装在基座2上与动触头配合使用的静触头。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罩壳1上侧的标牌7,标牌7设置用于透光的第二导孔71,第二导孔71与罩壳1的第一通孔11同轴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2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