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支点磁动力驱动式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0793.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韩露;王伟;张前庆;朱剑铭;俞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1/12 | 分类号: | A61M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磁性组件 传动单元 叶轮组件 磁动力 单支点 驱动式 本实用新型 动力单元 可旋转的 驱动组件 轴向支承 泵组件 传动头 驱动力 传动 温升 | ||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现有离心泵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支点磁动力驱动式离心泵,该离心泵的驱动组件包括与动力单元连接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可旋转的传动头;传动头上至少设置有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传动单元可与泵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向离心泵的叶轮组件提供轴向支承力,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向所述叶轮组件提供径向驱动力。该离心泵具有温升性能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支点磁动力驱动式离心泵及其驱动组件,尤其是用于心室辅助装置的单支点磁动力驱动式离心泵及其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心室辅助装置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的容积式血泵、第二代的连续流叶轮血泵、第三代的悬浮血泵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一代血泵是模拟心脏功能的容积式血泵,其采用气动或电动等挤压泵腔,通过泵腔容积的改变搏出血液。虽然第一代血泵更接近于自然心脏,但其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易形成血栓、不易植入体内的缺陷。而且其储血囊一直处于运动状态,还需要瓣膜频繁启闭控制血液流向,内部结构容易受损,不宜长期使用。另外,第一代血泵低频的噪音,繁琐的控制系统,庞大的驱动系统,都阻碍了其大范围的使用。第二代血泵的为连续流叶轮血泵,此类血泵的叶片通过机械轴承安装在血泵的转子上,转子带动叶片旋转从而推动血液沿螺旋线方向向前运动。第二代血泵能够用较小的体积满足心室辅助装置的血液动力学要求,而且便于植入、不需瓣膜,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因而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第二代血泵具有机械轴承结构,长期使用中的机械磨损无法避免,导致泵的耐久性降低。第三代血泵大多采用了被动磁性轴承悬浮叶轮以及悬浮与驱动系统相分离的技术,叶轮悬浮于血泵体内,没有摩擦和挤压,因而溶血明显减少、耐久性得到提高,也减少了能耗,降低了血栓的发生率,更适合于长期的循环辅助。而目前的第三代血泵的结构还较为复杂,与血液接触面大,容易产生血液的滞留区,引发血栓。此外,血泵属于一次性用品,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还应当尽量减少血泵的预充量;针对婴儿及新生儿患者,还应当具备低流量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支点磁动力驱动式离心泵及其驱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单支点磁动力驱动式离心泵的驱动组件,其中,离心泵包括具有位于泵腔中的叶轮组件的泵组件,所述叶轮组件具有磁性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与动力单元连接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可旋转的传动头;传动头上至少设置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传动单元可与泵组件相连接,第一磁性组件向所述叶轮组件提供轴向的支承力,第二磁性组件向所述叶轮组件提供径向的驱动力。单支点支撑与第一磁性组件提供的轴向支承力的结合,能够克服常规单支点支撑带来的旋转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的缺陷。
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向所述叶轮组件提供轴向吸引力,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向所述叶轮组件提供径向吸引力。
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位于泵组件的泵腔的下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位于所述泵腔的侧部。
所述传动头还包括壳体组件,第一、第二磁性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
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台阶状结构,第一、第二磁性组件分别与不同的台阶平面联接。台阶状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设置轴向位置不同的第一、第二磁性组件,另一方面形成凹部,便于安装泵组件,以简化泵结构及减小泵体积。
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为圆环形,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为圆环形或圆盘形。
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的磁性件在叶轮组件的磁性组件的下方且正对该磁性组件的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的磁性件环绕叶轮组件的磁性组件的外周且正对磁性组件的磁性件。
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测速单元,以控制流体的流动速度。
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传动头外部的第一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动力单元上,另一端与泵组件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0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